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有哪些

導讀:
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有哪些
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有哪些?
1.未經授權,在生產、經營、廣告、宣傳、表演和其他活動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2.偽造、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標識、特殊標志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商標標識、特殊標志;
3.變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4.未經授權,在企業、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注冊和網站、域名、地名、建筑物、構筑物、場所等名稱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5.為侵權行為提供場所、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
什么是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世界上的財產可以分為三類,即動產、不動產和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有些核心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要遠遠高于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知識產權包括哪些內容?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主要包括:
(1)著作權;
(2)專利權: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3)商標權:商品商標、服務商標;
(4)地理標志;
(5)商業秘密;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7)植物新品種權;
(8)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如何防范侵犯知識產權法律風險?
堅持“無授權,不使用”原則;
規范商業宣傳要素使用,防范圖文作品等著作權侵權;
使用正版計算機軟件,防范軟件著作權侵權;
在供應商選擇、合同簽訂過程中加強關注產品知識產權狀態,避免侵犯他人專利、引發糾紛;
防范設計外包業務連帶責任侵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