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專利法不授予專利權的客體有哪些

導讀:
在我國,發明專利的有效期是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有效期為10年。需要注意的是,當專利權遭到無效宣告或者因未繳納年費等費用時,專利權會提前終止,權利人行使專利權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專利轉讓、專利授權許可、專利質押貸款、專利技術入股等方式,都是讓專利增值的良方。例如,在中國授權的專利不能拿到美國去行使,反之,在美國授權的專利在中國也不受保護。2019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專利權的排他性,是指專利權人擁有禁止他人實施專利方案的權利。專利權的排他性在這些特定領域受到限制,并不意味著專利權人權利的喪失。那么我國專利法不授予專利權的客體有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不予授予專利的客體包括什么
1、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
2、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
3、科學發現;
4、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5、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6、動物和植物品種;
7、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8、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9、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條、第二十五條
二、專利有哪些局限性
1、局限性一:時間性
所謂的時間性,是指任何專利權都是在法定時間內有效,如果超出法定有效期,則專利權便不能繼續行使。在我國,發明專利的有效期是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有效期為10年。專利權不同于商標權,期滿后權利會自動終止,專利技術變成公開技術,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不能續展。需要注意的是,當專利權遭到無效宣告或者因未繳納年費等費用時,專利權會提前終止,權利人行使專利權的時間會大大縮短。
是因為對專利的保護關乎社會公眾利益、人類整體利益,假若先進技術一直被獨占容易使社會發展受阻。可以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利用專利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專利轉讓、專利授權許可、專利質押貸款、專利技術入股等方式,都是讓專利增值的良方。
2、局限性二:地域性
專利權依據哪個法域的法律產生,就在哪個法域受法律保護。例如,在中國授權的專利不能拿到美國去行使,反之,在美國授權的專利在中國也不受保護。而在中國就存在四大地域(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若想針對某項發明創造在哪里行使專利權,就需要到哪里申請專利。
建議進行PCT專利申請,可以簡化在國外多國申請專利的流程,輕松擴大專利技術的保護地域,建立全球領域的專利“保護傘”。2019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持續提升,也有更多企業重視在海外的知識產權布局。
3、局限性三:排他性的特殊情況
專利權的排他性成為眾多企業打擊競爭對手的最佳利器。專利權的排他性,是指專利權人擁有禁止他人實施專利方案(包括技術方案和設計方案)的權利。
但是排他性也有其特殊情況。比如一些有關特定產品專利的實施會受到特定法律法規的限制。這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有關乎人們生命健康的醫藥行業和關系到整個國家安危的武器制造等軍工領域。
國家之所以要對醫藥行業和軍工領域的專利權作出特別規定,為的就是社會的秩序的維護和人們的安危。專利權的排他性在這些特定領域受到限制,并不意味著專利權人權利的喪失。
專利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其制度的設立與其他知識產權制度一樣,一方面要求鼓勵創新,激發權利人的發明創造,另一方面也要促進科技的傳播,保障公眾的利益。因此,基于利益平衡的考量,專利必須得有保護期,不能永久保護。
三、授予專利權的類型包括哪些
一、授予專利權的類型包括哪些
我國專利有以下的種類,
專利的種類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規定在我國專利法中規定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在香港專利法中規定有,標準專利(相當于大陸的發明專利)、短期專利(相當于大陸的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在部分發達國家中分類,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1.發明專利
所謂產品是指工業上能夠制造的各種新制品包括有一定形狀和結構的固體、液體、氣體之類的物品。所謂方法是指對原料進行加工制成各種產品的方法。發明專利并不要求它是經過實踐證明可以直接應用于工業生產的技術成果它可以是一項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或是一種構思具有在工業上應用的可能性但這也不能將這種技術方案或構思與單純地提出課題、設想相混同因單純地課題、設想不具備工業上應用地可能性。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主要體現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取得專利的發明又分為產品發明(如機器、儀器設備、用具)和方法發明(制造方法)兩大類。
2.實用新型專利
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同發明一樣實用新型保護的也是一個技術方案。但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范圍較窄它只保護有一定形狀或結構的新產品不保護方法以及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注重實用性其技術水平較發明而言要低一些多數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改進性的技術發明可以稱為“小發明”。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授予實用新型專利不需經過實質審查手續比較簡便費用較低因此關于日用品、機械、電器等方面的有形產品的小發明比較適用于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3.外觀設計專利
我國專利法第二條第四款對外觀設計的定義是,“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并在專利法第二十三條對其授權條件進行了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于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告的專利文件中。”相對于以前的專利法最新修改的專利法對外觀設計的要求提高了。
外觀設計與發明、實用新型有著明顯的區別外觀設計注重的是設計人對一項產品的外觀所作出的富于藝術性、具有美感的創造但這種具有藝術性的創造不是單純的工藝品它必須具有能夠為產業上所應用的實用性。外觀設計專利實質上是保護美術思想的而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是技術思想雖然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與產品的形狀有關但兩者的目的卻不相同前者的目的在于使產品形狀產生美感而后者的目的在于使具有形態的產品能夠解決某一技術問題。例如一把雨傘若它的形狀、圖案、色彩相當美觀那么應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如果雨傘的傘柄、傘骨、傘頭結構設計精簡合理可以節省材料又有耐用的功能那么應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對象是產品的裝飾性或藝術性外表設計這種設計可以是平面圖案也可以是立體造型更常見的是這二者的結合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主要條件是新穎性。
二、專利權的保護對象是什么
專利權的保護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的發明創造。根據我國專利法第2條的規定專利法的客體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
1、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2、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3、外觀設計,又稱為工業產品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用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四、專利授予的條件是什么
專利授予的條件是:
1、材料齊全;
2、主體適格;
3、程序合法,程序包括,提出申請、受理、初步審查、實質審查(僅限發明專利);
4、客體符合規定,即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且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