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勞動合同怎么處理社保糾紛

導讀:
現實生活中,每年都能遇到很多勞動爭議的案件,公司為員工繳納社保,這是勞動法規定的法定責任,不交是違法行為。那么,沒有勞動合同怎么處理社保糾紛?勞動合同糾紛社保怎么辦?看下大律網專業律師的專業解答。
沒有勞動合同怎么處理社保糾紛
協商處理,無法協商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從以上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看出,建立勞動關系,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果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即用人單位違法,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依法用人單位將因他的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簡單說要向勞動者支付兩倍工資,最多11個月。
勞動合同糾紛社保怎么辦
法院沒有認定解除勞動關系,單位應該支付由單位應當承擔的社保份額。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系依然存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勞動者明示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確認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時間即為勞動合同的解除時間。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不產生解除勞動合同的效力,用人單位同意解除或根據規章制度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為勞動合同的解除時間。
所以,只要法院沒有認定解除勞動關系,單位應該支付由單位應當承擔的社保份額。
相關問題:
一、沒簽勞動合同也沒買社保怎么賠償
公司沒簽勞動合同,也沒有買社保,可以要求簽勞動合同,補繳工作期間的所有社保,離職可要求公司給您經濟補償金。
1、要求簽勞動合同,且從建立勞動關系起已超過一個月,可以主張公司與你簽訂勞動合同,并要求公司依法支付從工作第二個月到第12個月的雙倍工資,可以要求雙倍工資。您可以獲得11個月的雙倍工資賠償?!秳趧雍贤ā返诎耸l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求補繳工作期間的所有社保。如不補繳就用現金折算?!蹲罡呷嗣穹ㄔ航忉?三)》第一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解決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組織不能補辦導致其不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因,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故可向人民法院提訴訟訟,要求用人單位予以賠償。
3、離職要求公司給您經濟補償金。按每工作一年賠償一個月補償金,不滿6個月賠償 0.5 個月工資,滿6個月也算一個月工資。具體按照_實際工作時間來計算。
二、解除勞動合同后社保怎么辦
解除勞動合同后社保仍然不會消失,你可以攜帶材料去社保機構辦理續接手續。
解除勞動合同后社保的處理方式是:
1、解除勞動關系人員應憑《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卡》和《失業證》(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及時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接續手續,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申報繳納手續。
2、解除勞動關系人員失業期間中斷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的,中斷期間不計繳費年限,原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封存,繼續計息。重新就業后應繼續繳費,前后繳費年限及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分別合并計算。
沒有勞動合同怎么處理社保糾紛?作為企業單位再想逃避繳納社保的情形,實際上是很困難的,即便是員工自己不舉報,那么稅務部門在征收社保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和自己個人所得稅的申報不相符的話,那么一定會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