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篡改的合同如何確認效力

導讀:
第一百四十六條虛假表示與隱藏行為的效力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一般情況下公章造假會使合同不成立。因此在簽訂合同時要首先確認對方是否具備合法有效的授權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那么對于篡改的合同如何確認效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對于篡改的合同如何確認效力
民法典規定對合同內容進行篡改后合同內容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所以篡改后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條虛假表示與隱藏行為的效力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二、偽造合同的常見情形
合同造假常見有以下三種情形
1、公章造假在形式完整的合同中加蓋假冒的公章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成立。一般情況下公章造假會使合同不成立。在簽訂合同時需要對所蓋公章進行仔細審查。
2、篡改合同一般是指擬制的合同條款同約定的條件不符或者是私自改動已簽章的合同這要求當事人對合同仔細審視簽訂后妥善保管。
3、盜用公章一般發生在未經公司同意或授權私自動用公司公章簽訂合同。因此在簽訂合同時要首先確認對方是否具備合法有效的授權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