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金額的認定

導讀:
但是對共同犯罪人予以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正確確定各共同犯罪人刑事責任的大小而刑事責任大小取決于各共同犯罪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取決于其行為在侵害法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分工分類法不能充分的揭示各工作犯罪人在共同侵犯某種法益的活動中所其的作用難以很好地解決對共同犯罪人的量刑問題,對于從犯、脅從犯認為分贓金額代表了他們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將分贓金額確定為犯罪金額,對于從犯、脅從犯認為分贓金額代表了他們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將分贓金額確定為犯罪金額。
由此認為主犯的犯罪金額也就是其參與的全部共同犯罪的金額。對于從犯、脅從犯認為分贓金額代表了他們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將分贓金額確定為犯罪金額。比如共同詐騙案的任何一個犯罪人犯意所指向的均是被害人的一定數額的錢財且共同造成了被害人被騙的犯罪結果。分工分類法能夠客觀地反映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實際分工及其聯系形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對共同犯罪人的定性問題。關于共同犯罪金額的認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第一種做法是根據刑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第(四)款規定對于第(三)款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由此認為主犯的犯罪金額也就是其參與的全部共同犯罪的金額。對于從犯、脅從犯認為分贓金額代表了他們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將分贓金額確定為犯罪金額。
第二種做法是以犯罪人犯罪故意所指向的、并為其犯罪行為侵害的總額為標準。比如共同詐騙案的任何一個犯罪人犯意所指向的均是被害人的一定數額的錢財且共同造成了被害人被騙的犯罪結果。其立案標準應以被騙總額計算而不能以分贓所得計算。
推薦閱讀
共同犯罪形式
構成共同犯罪的條件
相關知識
共同犯罪人的分類標準
各國立法對共同犯罪人的分類可謂五花八門但從采用的分類標準上看卻不外乎兩種
1分工分類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或行為的形式進行分類。分為(1)正犯(2)教唆犯(3)幫助犯(4)組織犯
2作用分類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進行分類。分為(1)主犯(2)從犯(3)脅從犯
這兩種分類方式應當說各有利弊。分工分類法能夠客觀地反映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實際分工及其聯系形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對共同犯罪人的定性問題。但是對共同犯罪人予以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正確確定各共同犯罪人刑事責任的大小而刑事責任大小取決于各共同犯罪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取決于其行為在侵害法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分工分類法不能充分的揭示各工作犯罪人在共同侵犯某種法益的活動中所其的作用難以很好地解決對共同犯罪人的量刑問題。因此從純粹采用分工分類法的國外立法例來看對于教唆犯只能規定依正犯處罰無法體現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實際作用大小對刑罰輕重的影響。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共同犯罪的相關知識小編為您推薦
共同犯罪的特殊問題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