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追討加班費時間為一年

導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對于一些勞動者拿不到或拿不全加班費,這項勞動仲裁是有時限的,一般不超過一年。此前有些勞動者拿不到或拿不全加班費,卻不敢舉報投訴,選擇離職后再討要。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3倍的工資報酬。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那么勞動者追討加班費時間為一年。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對于一些勞動者拿不到或拿不全加班費,這項勞動仲裁是有時限的,一般不超過一年。此前有些勞動者拿不到或拿不全加班費,卻不敢舉報投訴,選擇離職后再討要。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3倍的工資報酬。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關于勞動者追討加班費時間為一年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仲裁律師:勞動者索要加班費的時限是一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對于一些勞動者拿不到或拿不全加班費,這項勞動仲裁是有時限的,一般不超過一年。
隨著“史上最復雜休假”的到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法定節假日的加班費必須在下月發工資時兌現,而休息日的加班,單位可選擇安排補休,但如果在半年內不補休的,就要以現金形式支付加班費。
沒有得到加班費的勞動者,要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或撥打12333勞動保障熱線進行投訴舉報。此前有些勞動者拿不到或拿不全加班費,卻不敢舉報投訴,選擇離職后再討要。
但是,這項勞動仲裁是有時限的,一般不超過一年。索要加班費時需要勞動者提供證據,這種舉證分為三種形式:一是正常公司加班記錄或打卡記錄,二是人證和錄音證明,三是通過加班期間工作內容方面的證據來舉證。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還強調,9月22日(中秋節)、10月1日至3日,這4天是法定節假日。9月23日、24日以及10月4日、5日、6日、7日,這6天為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3倍的工資報酬。同時,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不能以補休代替。6天休息日加班,應首先安排補休,不能補休的,再按照2倍支付加班工資。
相關法律鏈接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page]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