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成立須有書面合同

導讀:
李某訴至法院,要求張某雙倍返還購房定金40000元。法院審理查明事實后,依法駁回李某要求被告張某雙倍返還定金的訴訟請求,判決被告張某返還原告李某的預付金20000元,并賠償原告的相應損失。定金的成立必須要有書面定金合同,合同中必須寫明“定金”字樣。被告張某在收取了原告李某的預付金后,不和原告簽定書面合同,并不將房屋交付原告使用,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存在一定的過錯,應承擔違約責任,所以被告應對原告所提出的因簽定合同而支付的交通費、資料費等損失進行賠償。那么定金成立須有書面合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李某訴至法院,要求張某雙倍返還購房定金40000元。法院審理查明事實后,依法駁回李某要求被告張某雙倍返還定金的訴訟請求,判決被告張某返還原告李某的預付金20000元,并賠償原告的相應損失。定金的成立必須要有書面定金合同,合同中必須寫明“定金”字樣。被告張某在收取了原告李某的預付金后,不和原告簽定書面合同,并不將房屋交付原告使用,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存在一定的過錯,應承擔違約責任,所以被告應對原告所提出的因簽定合同而支付的交通費、資料費等損失進行賠償。關于定金成立須有書面合同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張某與李某是好朋友,張某于2003年9 月收取了原告李某的商品房預購款20000元,出于朋友之間的“信任”關系,兩人一直都未訂立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后來,張某反悔,不同意將房屋賣給原告李某,雙方產生糾紛。雙方曾協商解決該20000元的問題,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李某訴至法院,要求張某雙倍返還購房定金40000元。法院審理查明事實后,依法駁回李某要求被告張某雙倍返還定金的訴訟請求,判決被告張某返還原告李某的預付金20000元,并賠償原告的相應損失。
點 評:
原告李某給予張某的預付款究竟具不具備定金性質是本案的關鍵。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了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雙方的約定,由當事人一方在合同訂立時,或訂立后、履行前,預先給對方當事人的金錢或者其他代替物。定金的成立必須要有書面定金合同,合同中必須寫明“定金”字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訂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案中原被告一直都未訂立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更別說對20000元的預付款的性質有所界定了。既然原被告對20000元的預付款的性質沒有界定,不能將該款項認定為定金,只能認定為商品房買賣預付金比較恰當。原告要求雙倍返還購房定金的請求不能成立。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原告預付給被告20000 元購房款,當時雙方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意向是比較明確的,只是雙方未履行法律的相關手續,正式訂立書面合同。被告張某在收取了原告李某的預付金后,不和原告簽定書面合同,并不將房屋交付原告使用,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存在一定的過錯,應承擔違約責任,所以被告應對原告所提出的因簽定合同而支付的交通費、資料費等損失進行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