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頻繁“誤報”取消訂單引訴訟

導讀:
維權行動不斷升級由于遭遇當當網單方面違約,近日,“1元阿迪鞋案” 已經有8名消費者委托中國xx網首席法律顧問趙xx作為代理人,向北京市東城區法院提交訴訟請求并正式獲得立案。趙xx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1元阿迪鞋”事件共涉及100多名消費者,起訴者分兩批共26人。另據記者了解,在當當網8月9日“兒童圖書違約案”中,已經有1770名消費者參加了維權實名登記,超過700名消費者交納了訴訟費。8月12日,“爸媽網”臨時組織了維權小組,不久即有1000多名消費者通過“爸媽網”這個平臺,共同委托律師向當當網遞交了律師函。那么網站頻繁“誤報”取消訂單引訴訟。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維權行動不斷升級由于遭遇當當網單方面違約,近日,“1元阿迪鞋案” 已經有8名消費者委托中國xx網首席法律顧問趙xx作為代理人,向北京市東城區法院提交訴訟請求并正式獲得立案。趙xx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1元阿迪鞋”事件共涉及100多名消費者,起訴者分兩批共26人。另據記者了解,在當當網8月9日“兒童圖書違約案”中,已經有1770名消費者參加了維權實名登記,超過700名消費者交納了訴訟費。8月12日,“爸媽網”臨時組織了維權小組,不久即有1000多名消費者通過“爸媽網”這個平臺,共同委托律師向當當網遞交了律師函。關于網站頻繁“誤報”取消訂單引訴訟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維權行動不斷升級
由于遭遇當當網單方面違約,近日,“1元阿迪鞋案” 已經有8名消費者委托中國xx網首席法律顧問趙xx作為代理人,向北京市東城區法院提交訴訟請求并正式獲得立案。
趙xx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1元阿迪鞋”事件共涉及100多名消費者,起訴者分兩批共26人。這些消費者的訴訟請求是,要求當當網繼續履行合同,按照訂單發貨并支付本案訴訟費用。
另據記者了解,在當當網8月9日“兒童圖書違約案”中,已經有1770名消費者參加了維權實名登記,超過700名消費者交納了訴訟費。來自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已正式委托北京市xx律師事所代理訴訟。目前,北京xx律師所已組成了由律師王xx為團長的公益維權律師團進行維權,13名律師將免費公益代理消費者的維權事宜。截至目前,已有6位消費者在律師團的代理下,以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為由,向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提出訴訟,并獲得法院立案。
“我們已經有6位消費者的6個案子獲得立案,后續的53個還沒有立案,正在等待法院的通知。由于涉及眾多消費者,律師團會根據收到消費者材料的先后順序,分批次向法院提起訴訟。”
王律師告訴記者,這些消費者的訴訟請求是判令被告履行買賣合同,賠償損失2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200元賠償是個估值,并不是實際損失,是大家集體討論之后確定的。”他還表示,近年來,網絡購物興起,眾多消費者足不出戶便能享受網絡購物的便捷,同時我國的網絡購物立法滯后,違約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維權也是難上加難。我國的網絡購物目前存在以下問題:消費者權益無法保障,虛假信息泛濫;監管存在空白,缺少可操作性的法律規定;網絡經營者占據主導權,肆意侵犯消費者權益頻現。“相信在眾多消費者和律師團的努力下,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網絡購物規范的建立,推動我國網絡購物的規范運營,同時也將促使更多的消費者選擇法律訴訟渠道維權。”
在此次集體維權訴訟的牽頭人“爸媽網”的網站上記者看到,其網站上專門設立了“當當搶購門專區”,維權小組還制定了統一的訴訟流程:下載格式統一的起訴狀,通過支付寶賬戶交納50元起訴費(法院收取,勝訴后會退回),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及證據清單(當當截圖、訂單內容截圖、訂單狀態截圖、郵件截圖),準備授權委托書兩份。最后,消費者直接把訴狀快遞給律師團,由律師分工整理后處理立案等。
作為網站的負責人同時也是維權小組負責人,蘇xx對記者介紹說,“爸媽網”最早在其網站上發布了當當網兒童圖書促銷的消息,網站會員看到消息后進行了踴躍訂購,沒想到遭遇當當網違約,其本人也是受害者。從8月9日至8月12日期間,消費者們積極地與當當網溝通,希望當當網能正面回應此事。從9日晚開始,消費者們自發地在李xx微博上留言,希望他能關注此事,并回應消費者的提問,但大家遺憾地發現,所有與此相關的留言都被迅速地刪除。雖然憤怒,但絕大部分消費者仍理智地對待此次事件,希望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尋求自己權利的保障,一些消費者還向中國商務信用平臺(BCP)進行投訴,得到了BCP的積極回應,并在8月11日、8月12日兩次發布“信用預警”。
8月12日,“爸媽網”臨時組織了維權小組,不久即有1000多名消費者通過“爸媽網”這個平臺,共同委托律師向當當網遞交了律師函。8月26日,當當網董事長俞渝在接受搜狐專訪時對此事表態,稱十分重視用戶的感受,在事情發生一天內就與上千名用戶進行了電話、郵件溝通,并每人賠償了30元禮券。但是,多數消費者表示沒有接到過當當網的任何溝通電話或者郵件。蘇xx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770多名消費者進行了維權實名登記,超過700人通過支付寶交納了訴訟費用。
法院能否支持訴訟
雖然起訴者眾多,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獲得法院立案的消費者只占了極少的比例,絕大多數消費者仍在等待和觀望之中。
“我覺得勝算把握很大,這兩個案件都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證據也比較充分。”趙xx告訴記者,消費者在下訂單購買商品時,即與當當網發生了合同關系,款項也直接打到當當網的賬戶上,無論商品是當當網自營還是其商家銷售的,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首先應當向當當網維權。
他還指出,這兩起案件與淘寶網新近發生的錯誤標價事件有所不同,淘寶涉及到四方主體:買家、賣家、第三方軟件提供商、淘寶網。消費者和賣家之間是合同關系,是第三方軟件商的侵權行為導致賣家違約,消費者難以直接起訴第三方軟件侵權;淘寶與消費者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買賣合同關系,所以沒有基于買賣合同的違約責任,但雙方存在服務合同關系,即淘寶應該承擔對第三方軟件商疏于監管的責任。
那么,案件一旦開庭,當當網會以何種理由為自己辯解?會不會又以“人工錄入失誤”作為不承擔法律責任的借口呢?
趙xx對此解釋說,這極有可能是當當網最主要的申辯理由,法律上稱為“重大誤解”,我國《合同法》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屬于可撤銷的合同。但他同時強調,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當當網也需要拿出充分的證據來證明雙方在交易中存在重大誤解,這個舉證責任在當當網。退一步說,即使能證明存在重大誤解,也不能單方面撤銷合同,而是依法需要通過法院或仲裁機構裁決后才可以撤銷,同時還要賠償對方因此而遭受的損失。
關于消費者此次對當當網提起訴訟所依據的法律,王xx律師表示,目前主要是《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另外還有商務部出臺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范》等網購法規可供參考。他還稱,律師團正在研究怎么推動后續的消費者立案工作,爭取讓這個公益事件能有個圓滿的結果。[page]
“目前消費者的維權瓶頸主要在法院,幾百號人等著立案呢,而且訴訟費都收上來了,法院卻不接招。”“爸媽網”負責人蘇xx對記者表示,“估計700多人的案子都立的話,會產生一個很大的轟動效應,應該算是互聯網第一案了,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情況,法院可能有所顧慮。”
維權小組負責人蘇xx表達了此次維權的初衷:當當是一家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此次參與維權的消費者絕大部分是當當的VIP或者鉆石客戶,應該說,大家對于當當網還是有著深厚感情的。但是,感情的維系是雙方的,起訴是迫不得已的,是在反復積極與當當尋求溝通之途無果之后的選擇。履行合同是企業誠信態度的表現,當當網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更應該為此做出表率,希望當當能夠真正做到對客戶負責。
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5231億元,同比增長109.2%,相當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4%。2010年,淘寶網每分鐘出售4.8萬件商品,全年淘寶網最多時每天有6000萬人次訪問,單日交易額峰值達到19.5億元。盡管網購已成為很多人購物的主要方式,但其暴露出的問題卻令人不容小覷。
談到最近網購糾紛成為熱點,錯價或單方取消訂單事件頻發,趙xx認為,比起其他的民事合同,網絡訂單有其獨特之處,就是很容易被商家取消訂單并刪除記錄,還有就是隨意變更訂單內容,如擅自把“阿迪鞋”換成拖鞋、襪子等等。商家的違法成本很低,消費者獲得的賠償與商家因違法行為而獲得的收益不成正比,更不能起到懲罰違規商家的作用。
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商務部目前正在開展網絡購物領域的立法工作,通過法律手段規范網絡購物健康有序發展,已計劃出臺《網絡購物商品配送服務規范》,對網絡相關經營活動進行規范和引導;強化網絡購物平臺主辦方的責任,要求網絡購物平臺建立商標、專利、品牌查詢系統,嚴格網上賣家和商品市場準入制度;籌建全國網絡商品交易監管信息化平臺,逐步建立所有網站賣家的真實信息以及信用記錄。商務部指出,目前網絡購物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誠信和安全,而制定相關方面的法律無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監督與約束電商企業,進一步規范網購市場。
作者 李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