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墊資的法律風險如何防范

導讀:
很多的工程項目,由于資金的問題,不得不違心地進行墊資施工。工程墊資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該怎么防范工程墊資的法律風險?下面小編在本文整理介紹相關內容。
防范工程墊資風險的具體方法:
1、對發包方進行資信調查,對項墊資項目的合法性、是否存在抵押、項目用地的性質等進行資信調查。建議委托律師進行盡職調查。
2、讓發包方提供工程款支付方面的擔保,如發包方以土地使用權提供擔保或以其他的房產作為擔保等,或者提供支付保函。
3、在簽訂建設工程合同時,對墊資的利息是否給付,如何計算等問題應在合同條款中加以明確。否則,訴訟中自身的合法權益就很難得到應有的保護。同時建議約定的利息適當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利息。
4、加強施工管理,嚴格履約。承包方應注意合理界定墊資款支付時限。如合同約定墊資款按形象進度返還時,則在達到支付條件時,承包方應做好相應的驗收記錄,以此為請求支付的憑據。
5、合理向分包單位、材料供應商等分散墊資風險。
6、在約定墊資時,注意約定支付工程款的時間不超過竣工后的6個月(自建設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設工程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計)。因為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工程款優先請求權的期限是6個月,且這個期限是除斥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斷、中止的規定。如果工程款的支付時間超過竣工后的6個月,就喪失優先權受償權,給追索墊資和工程款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
因此,承包方必須熟悉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適用條件,做好證據收集工作,并在法定期限內主張優先權。實踐中有時出現承包方不按照合同約定提交結算資料、資料不全,或以不交結算資料來要挾甲方支付拖欠的工程款,不合理的,最終可能損害的是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