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滯納金標準是多少

導讀:
在我國法律中,合同滯納金中不存在的,現在合同法只規定違約金、定金、損害賠償的責任。在合同中約定滯納金中得不到法律支持的。合同滯納金標準為合同中若約定按合同計算,若沒有,可參照銀行貸款利率計損失。合同對違約金作了原則性規定,且有關條例規定了違約金比例,適用法定違約金。約定違約金是一種合同關系,稱違約金合同。違約金合同是諾成合同,與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預先給付為成立要件。約定違約金又是一種附條件合同,通常,違約行為發生,違約金合同生效;違約行為不發生,違約金合同不生效。那么合同滯納金標準是多少。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在我國法律中,合同滯納金中不存在的,現在合同法只規定違約金、定金、損害賠償的責任。在合同中約定滯納金中得不到法律支持的。合同滯納金標準為合同中若約定按合同計算,若沒有,可參照銀行貸款利率計損失。合同對違約金作了原則性規定,且有關條例規定了違約金比例,適用法定違約金。約定違約金是一種合同關系,稱違約金合同。違約金合同是諾成合同,與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預先給付為成立要件。約定違約金又是一種附條件合同,通常,違約行為發生,違約金合同生效;違約行為不發生,違約金合同不生效。關于合同滯納金標準是多少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在我國法律中,合同滯納金中不存在的,現在合同法只規定違約金、定金、損害賠償的責任。在合同中約定滯納金中得不到法律支持的。滯納金屬早期時銀行常用的計算遲延還款責任的方式。合同滯納金標準為合同中若約定按合同計算,若沒有,可參照銀行貸款利率計損失。
對于涉及支付的滯納金問題,要區分情況進行認定:
(1)對于借貸類合同罰金性質的滯納金,如果利息及滯納金的總額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四倍的,受法律保護。超過四倍的的,超過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2)對于其他合同違約金性質的滯納金,如果不過分高于對方因違約所遭受的損失,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過分高于對方因違約而遭受的損失,可以向法院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約定違約金屬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當事人是否約定違約金及是約定具體違約金額還是約定違約計算方法法律原則上不加以禁止。但為穩定社會秩序,防范金融風險,違約金又要受到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的限制。因此,確定違約金時,既要權衡雙方對違約金的約定體現懲罰性質,又要通盤考慮違約所造成損失彰顯賠償功能。故通說認為,我國違約金兼有賠償性和懲罰性的雙重屬性,賠償性體現了違約金的基本功能,懲罰性體現了違約金的特殊功能。
由于約定違約金具備雙重功能,故在具體案件中確定約定金時,應嚴格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處理,即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針對何為“過分高于”,最高院在《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規定以30%為臨界點,即約定違約金不得超過造成損失的30%。
由于最高院設定了違約金的上限,因此在司法實踐中,當守約方主張違約責任時,違約方通常均會抗辯雙方約定的違約金過高,希望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調整。然而,由于案件類型各異且違約造成的損失在大多數案件中不直觀無法評估,故在確定違約金時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由法律直接規定的違約金為法定違約金。法定違約金是在一些法規,明文規定的違約金比例。合同對違約金作了原則性規定,且有關條例規定了違約金比例,適用法定違約金。法定違約金一般是明確規定違約金比例或者約定一定的比例范圍。
違約金是由當事人約定的,為約定違約金。約定違約金是一種合同關系,稱違約金合同。這種合同屬從合同。主合同無效,違約金合同無效。違約金合同是諾成合同,與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預先給付為成立要件。約定違約金又是一種附條件合同,通常,違約行為發生,違約金合同生效;違約行為不發生,違約金合同不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