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買房簽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導讀:
一份具有法律效應的購房合同,應當載明房屋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價格、交付日期、質量要求、物業管理方式以及雙方的違約責任。那么簽訂買房簽合同時需注意什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份具有法律效應的購房合同,應當載明房屋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價格、交付日期、質量要求、物業管理方式以及雙方的違約責任。關于簽訂買房簽合同時需注意什么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關于房屋面積條款。購買方在簽購買現房的合同時,條款中應寫明建筑面積,建筑面積中含有的公攤面積及具體的平米數、還有使用面積的平米數、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間的比例。購買房子的樓號單元、房號、以及在整幢樓中的具體位置示意圖、單元樓的平面圖也需要在合同中寫明或者作為附件注明。
關于房屋的質量條款。購房人在簽訂合同時務必要明確地把質量要求詳細寫進合同。如:廚房、衛生間,臥室裝修的標準.建材的配置清單,屋內水、電、氣、管線,門、窗、有無瑕疵,設備的清單,房屋的抗震等級等。另外,合同中還熒光標明房屋以及附屬設備的保質期等。
在訂立購房合同之前,開發商應向購房者明示《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和《商品房買賣合同示范文本》;預售商品房的,還必須明示《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銷售商品房,不得向買受人收取任何預訂款性質費用。
一份具有法律效應的購房合同,應當載明房屋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價格、交付日期、質量要求、物業管理方式以及雙方的違約責任。按套(單元)計價或者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當注明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具體內容包括:
(1)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房屋基本狀況;
(3)房屋的銷售方式;
(4)房屋價款的確定方式及總價款、付款方式、付款時間;
(5)交付使用條件及日期;
(6)裝飾、設備標準承諾;
(7)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道路、綠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交付承諾和有關權益、責任;
(8)公共配套建筑的產權歸屬;
(9)面積差異的處理方式;
(10)辦理產權登記有關事宜;
(11)解決爭議的方法;
(12)違約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購房協議、認購協議不等同于購房合同,只是正式合同簽訂前的預約,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如果購房協議、認購協議對以上12項內容有明確約定,應當認定為合法有效的房屋買賣合同。
第一,要明確按揭辦不下來的話,雙方的責任。買房通常需要按揭,確實有的情況下按揭沒有辦下來,沒有辦下來的原因比較復雜,有購房者的原因,也可能有房地產開發商的原因,甚至也有一些是銀行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是綜合的。要明確,如果按揭辦不下來,雙方各自的責任是什么。
第二,明確房屋所有權證辦理的時間。因為購銷合同里通常沒有說多長時間把產權證辦下來,這通常在補充條款里約定。
第三,應該明確的把售樓書和其他廣告的內容寫進補充協議里去,這是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第四,明確關于公攤建筑面積。面積爭議最多的就是公用面積的分攤問題,而且有些開發商經常在公攤上做文章,所以要和開發商約定清楚,不僅要有一個籠統的公攤面積的數字,而且要約定公攤的是哪一部分,要確定公攤的位置。有很多贈與這個,贈與那個,實際上有的時候是公用的面積。
第五,應該明確裝修標準。以后逐漸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是精裝修,那么就必須對裝修的標準明確。比如說裝修的標準不要籠統的想使用進口材料、高級材料等這種不明確、含糊的表述,一定要明確使用什么品牌,甚至包括顏色等。
第六,明確退房的責任。購房者接到入住通知之后,經常拿出一些資金裝修房屋,比如說買家電什么的,但是一旦退房是由于開發商的原因,必須寫明開發商是什么樣的責任,寫名在確定的日期內把開發商退還,甚至包括銀行的利息、罰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