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合同詐騙怎么辦

導讀:
如果發現自己被騙,首先要保留相應的證據,如合同原件,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轉賬憑證等等,然后馬上向公安機關報案,詳盡的陳述自己被騙的過程。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犯罪行為。如果您被騙的數額沒有達到合同詐騙的立案標準,那么在有明確被告的和證據的情況下,您可以自己向法院起訴,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那么遭遇合同詐騙怎么辦。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果發現自己被騙,首先要保留相應的證據,如合同原件,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轉賬憑證等等,然后馬上向公安機關報案,詳盡的陳述自己被騙的過程。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犯罪行為。如果您被騙的數額沒有達到合同詐騙的立案標準,那么在有明確被告的和證據的情況下,您可以自己向法院起訴,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關于遭遇合同詐騙怎么辦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果發現自己被騙,首先要保留相應的證據,如合同原件,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轉賬憑證等等,然后馬上向公安機關報案,詳盡的陳述自己被騙的過程。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個人犯罪,立案標準為5000到2萬以上。如果是單位犯罪,立案標準在5萬至20萬以上。如果您被騙的數額沒有達到合同詐騙的立案標準,那么在有明確被告的和證據的情況下,您可以自己向法院起訴,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
1、應以是否超過經營范圍為標準判斷項目的真實性。在與對方商談合作項,詳細了解對方的經營范圍。如果對方在合作項目中的行為,超出其工商登記核準的經營范圍,則對方的行為至少是違法的,應引起高度重視,必要時可向法律專業人士咨詢。切忌腦子一熱,一擲千金的行為。
2、認清合同公證和見證的內容。一般而言,公證和見證的內容,只是可以證明雙方在合同上的簽名是真實的。簽名的真實并不必然是合同本身內容的真實。因此,簽訂合同時應多留個心眼,不要輕易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蒙蔽。
3、核實對方人員、單位的真實性。對于首次交易的對象,廠商們應通過查驗身份證或前往工商局查詢資料來核實對方人員、單位的真實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虛假身份和單位行騙。
4、注意交易過程中的反常現象。雖然不法分子想出了不少較為隱蔽的詐騙方法,但在實施過程中并非無跡可尋,這就需要商家們在交易過程中多幾個心眼,注意一些反常現象,例如幾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貨物時拖延時間、對方人員提供情況相互不符、頻繁變換聯系方式等等。最大限度避免出現人貨分離的情況。不法分子想騙取貨物,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想方設法讓送貨人與貨物分離,在拖住送貨人的同時,其同伙將貨物暫時藏匿。所以,供貨方在送貨時,如未收到足夠的貨款,應避免人貨分離,給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機。
5、充分利用政府職能部門及金融系統資源,及時核實用于抵押物品、票據的真實性。在交易過程中,如果碰到對方以房產、貨物、票據作為抵押的情況,應該盡快通過房產、銀行等部門核實用來抵押物品的真實性及是否重復抵押,降低受騙幾率。
6、對那些不熟悉的購貨人,盡量避免收取其開出的“遠期支票”。因為利用“空頭期票”實施詐騙是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他們往往利用支付貨款的“檔期”,轉移貨物后逃匿或者將貨物銷售一空后潛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