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管理方法是怎樣

導讀:
重大質量事故,須報告業主、監理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由各方共同解決。那么工程質量管理方法是怎樣。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重大質量事故,須報告業主、監理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由各方共同解決。關于工程質量管理方法是怎樣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此階段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在廣泛搜集資料、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分析、比較,決定項目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案。
1、對施工隊伍的資質進行重新的審查,包括各個分包商的資質的審查。如果發現施工單位與投標時的情況不符,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
2、對所有的合同和技術文件、報告進行詳細的審閱。如圖紙是否完備,有無錯漏空缺,各個設計文件之間有無矛盾之處,技術標準是否齊全等等。應該重點審查的技術文件除合同以外,主要包括:
(1)審核有關單位的技術資質證明文件;
(2)審核開工報告,并經現場核實;
(3)審核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
(4)審核有關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報告;
(5)審核反映工序質量的統計資料;
(6)審核設計變更、圖紙修改和技術核定書;
(7)審核有關質量問題的處理報告;
(8)審核有關應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的技術鑒定書;
(9)審核有關工序交接檢查,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10)審核并簽署現場有關技術簽證、文件等。
3、配備檢測實驗手段、設備和儀器,審查合同中關于檢驗的方法、標準、次數和取樣的規定。
4、審閱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案。
5、對施工中將要采取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進行審核,核查鑒定書和實驗報告。
6、對材料和工程設備的采購進行檢查,檢查采購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
7、協助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8、對工地各方面負責人和主要的施工機械進行進一步的審核。
9、做好設計技術交底,明確工程各個部分的質量要求。
10、準備好簡歷、質量管理表格。
11、準備好擔保和保險工作。
12、簽發動員預付款支付證書。
13、全面檢查開工條件。
1、工序質量控制
包括施工操作質量和施工技術管理質量。
(1)確定工程質量控制的流程;
(2)主動控制工序活動條件,主要指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
(3)及時檢查工序質量,提出對后續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4)設置工序質量的控制點。
2、設置質量控制點
對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某個工序或環節,設置技術和監理的重點,重點控制操作人員、材料、設備、施工工藝等;針對質量通病或容易產生不合格產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點控制;對于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也需要特別引起重視。
3、工程質量的預控
4、質量檢查
包括操作者的自檢,班組內互檢,各個工序之間的交接檢查;施工員的檢查和質檢員的巡視檢查;監理和政府質檢部門的檢查。具體包括:
(1)裝飾材料、半成品、構配件、設備的質量檢查,并檢查相應的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和實驗報告;
(2)分項工程施工前的預檢;
(3)施工操作質量檢查,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
(4)分項分部工程的質檢驗收;
(5)單位工程的質檢驗收;
(6)成品保護質量檢查。
5、成品保護
(1)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避免破壞已有產品;
(2)采用適當的保護措施;
(3)加強成品保護的檢查工作。
6、交工技術資料
主要包括以下的文件:材料和產品出廠合格證或者檢驗證明,設備維修證明;施工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設計變更,技術核定,技術洽商;水、暖、電、聲訊、設備的安裝記錄;質檢報告;竣工圖,竣工驗收表等。
7、質量事故處理
一般質量事故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進行事故分析,并責成有關單位提出解決辦法。重大質量事故,須報告業主、監理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由各方共同解決。
按合同的要求進行竣工檢驗,檢查未完成的工作和缺陷,及時解決質量問題。制作竣工圖和竣工資料。維修期內負責相應的維修責任。
建筑工程質量是指在國家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合同中,對工程的安全、適用、經濟、環保、美觀等特性的綜合要求。
(1)適用性。即功能,是指工程滿足使用目的的各種性能。包括:理化性能,結構性能,使用性能,外觀性能等。
(2)耐久性。即壽命,是指工程在規定的條件下,滿足規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壽命周期。
(3)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過程中保證結構安全、保證人身和環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4)可靠性。是指工程在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5)經濟性。是指工程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整個產品使用壽命周期內的成本和消耗的費用。
(6)與環境的協調性。是指工程與其周圍生態環境協調,與所在地區協調以及與周圍已建工程相協調,以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1、工程項目質量總承包負責制度:總承包單位對工程的全部分部分項工程質量向建設單位負責。每月向業主監理呈交一份本月的技術質量總結。
2、技術交底制度:堅持以技術進步來保證施工質量的原則。技術部門應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組織設計,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
3、材料進場檢驗制度:本工程的鋼筋、水泥和混凝土等各類材料需具備出廠合格證,并根據國家規范要求分批分量進行抽查檢,抽檢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準使用,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的質量事故要追究驗收人員的責任。
4、樣板引路制度:施工操作注意工序的優化、工藝的改進和工序的標準化操作,通過不斷探索,積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經驗,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確保操作質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