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被裁員怎么賠償

導讀:
經濟性裁員的條件有哪些:當企業經營困難、資不抵債,甚至瀕臨破產的情況下,有必要裁員時,用人單位可以適當減員,提高效率。但為了防止用人單位以經營狀況嚴重困難為借口任意裁減職工,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勞動合同法》第41條第1款規定了經濟性裁員的條件,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其他理由裁員。那么工廠被裁員怎么賠償。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經濟性裁員的條件有哪些:當企業經營困難、資不抵債,甚至瀕臨破產的情況下,有必要裁員時,用人單位可以適當減員,提高效率。但為了防止用人單位以經營狀況嚴重困難為借口任意裁減職工,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勞動合同法》第41條第1款規定了經濟性裁員的條件,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其他理由裁員。關于工廠被裁員怎么賠償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公司裁員補償標準按照下列的要求補償:《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當企業經營困難、資不抵債,甚至瀕臨破產的情況下,有必要裁員時,用人單位可以適當減員,提高效率。但為了防止用人單位以經營狀況嚴重困難為借口任意裁減職工,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勞動合同法》第41條第1款規定了經濟性裁員的條件,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其他理由裁員。
1、經導致經濟性裁員的事由限定為以下四項:
(1)依據《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2、在裁員人數上,規定為用人單位的裁減人數達到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屬于經濟性裁員。
1、裁員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按照法律規定,企業裁員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這是法定的必經程序,很大程度決定著裁員決定的合法性。裁減人員方案內容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時間及實施步驟,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經濟補償辦法。
2、裁員方案是否保障員工的法定權利和利益:
公司的裁員決定與被裁員工處理方案,均應保障員工權利和利益,勞動者可仔細對照:看自己是否屬于可以被裁員的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