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遷流程及細則 征地拆遷工作內容

導讀:
關于征地拆遷流程及細則 征地拆遷工作內容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征地拆遷流程及細則?
1、向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并申請批準;
2、批準同意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布征地公告;
3、聽取被征地農民的意見;
4、制定并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5、實施征地,支付補償款。
二、征地拆遷工作內容?
(一)基礎資料收集
1、收集土地使用權證、拆遷紅線圖和對應地形圖(包括電子文檔)及調查表格,并對被拆遷物進行分區編號。
2、按制定標準表格的調查內容進行現場實勘和測量,對于雙方核準確認的被拆遷物事項(包括:產權、面積、使用性質,合法性等)必須形成書面的確認書。
3、評估單位的選擇。
4、拆遷數據(包括:拆遷調查數據和評估結果)采用數據文檔形式進行分類統計(包括:分區域,分用途)匯總并上報。
5、按照法定程序辦理拆遷許可證、拆遷面積證明等相關拆遷前期手續等。
(二)計劃制定安排
1、根據調查結果和人員配備情況編制項目拆遷進度計劃、資金需求計劃和拆遷安置補償方案經公司審核批準后,以書面形式報施工方、財務等相關方。
2、按照拆遷對象分類(有產權住戶、單位產權)分別制定補償合同,并按公司合同評審程序確認。
3、必須審核施工方的質量、安全、進度措施和組織設計方案并提出書面意見,報領導審核批準。
(三)現場實施
1、拆遷施工單位的選擇。
2、現場移交前必須對拆遷范圍內的管線(電、水、通訊等)和市政設計(路燈、變壓箱、樹木等)進行調查,并以書面形式將調查結果告知施工方,強調施工方在施工過程中注意;現場移交采用規定格式填寫,與施工方現場核實后,雙方簽字認可,資料存檔。
3、按照法定程序辦理現場地下隱蔽物的拆除處理,臨時水電項目等相關手續辦理。
4、對現場拆遷施工過程實施現場管理參照《現場工程師管理辦法》執行;所有溝通采用書面函的形式。
(四)拆遷調查
拆遷單位工作人員(甲方也可前期自行調查)入戶調查,應當出示區縣建委(房管局)簽發的房屋拆遷入戶調查通知書及拆遷上崗證書。入戶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被拆遷人的房屋權屬和使用狀況(集體房屋的宅基地審批表的面積及實際蓋房面積的差額面積是多少,差額面積如何安置補償)、戶籍和家庭人口結構情況、拆遷范圍外另有住房情況、耕地情況、了解家庭收入及生活水平情況等,同時注意了解被拆遷人的拆遷補償安置意向,并對被拆遷人就拆遷補償安置政策及方案等問題提供咨詢服務。各拆遷項目應制作詳細的拆遷入戶調查情況登記表。
(五)拆遷工作檢查要點
1、對拆遷實施過程每周對照拆遷計劃進行檢查(資金、進度、重大變化),每月填寫規定檢查情況報表,分析原因,并提出糾偏方案,報領導審核批準后,告知相關方并予以實施落實。
2、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及時匯報。
房產糾紛法律法規
一、《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