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糾紛案件,需要提供哪些證據(jù)?

導讀:
建設工程糾紛案件,需要提供哪些證據(jù)?
打官司就是打證據(jù),無論建設單位還是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中均應注意以下證據(jù)的搜集與保存,并盡可能搜集完整,以便產生訴訟時作為支持訴請或辯駁的有力依據(jù)。那么建設工程糾紛案件,需要提供哪些證據(jù)?
網友咨詢:
建設工程糾紛案件,需要提供哪些證據(jù)?
北京惠誠(杭州)律師事務所金琛琛律師解答:
1、證明雙方當事人身份的證據(jù)材料。個人的是雙方身份證資料,公司的是雙方工商登記資料,如營業(yè)執(zhí)照或工商查詢資料。
2、證明建設工程合同關系成立的證據(jù)材料。如合同,會議紀要,來往郵件、信函,現(xiàn)場工程簽證單等等一切相關的證據(jù)材料。
3、證明建設工程合同履行情況的證據(jù)材料。(1)工程預、決算報告;(2)支付工程款的付(收)款憑證;(3)當事人對工程量、工程質量共同確認的證據(jù),如工程驗收、結算憑證,質檢報告等。
4、提交其它訴訟相關的證據(jù)資料。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證據(jù)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shù)據(jù);(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jù)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
北京惠誠(杭州)律師事務所金琛琛律師解析:
當事人對工程量有爭議的,應當根據(jù)招投標文件、合同等施工前約定,由承包人對工程量清單、簽證、圖紙、會議紀要、往來函件、交付驗收記錄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文件以及施工后形成的結算報告等進行舉證;發(fā)包人有異議或主張存在甩項、減項、工程未完工等情形的,應提供相應簽證、會議記錄、交接記錄等進行證明。
當事人對已付工程款及其他應扣款項有爭議的,應當根據(jù)收付款憑證、領款單、取款記錄、領款人授權文件等證據(jù),結合合同約定,收款人是否是合同相對人、是否具有表見代理情形,以及當事人之間的付款習慣等進行審查,確定款項是否為已付款。
從事法律行業(yè)多年,在處理民商事法律事務、企業(yè)法律顧問、刑事辯護等方面均具有豐富經驗。2017年至今,為北京惠誠(杭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友情提示:如有法律問題可以在線律師咨詢,3-5分鐘100%解答您的法律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