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行為屬于騙婚,婚前騙婚隱瞞事實是不是騙婚

導讀:
對于隱瞞婚史而與對方結婚的情形,不是屬于騙婚的行為,因為該行為只是隱瞞自己的婚姻情況,并不是非法占有對方的財物,這種婚戀中的欺騙行為,行為人的目的是騙取對方交往和結婚,不是非法占有對方的財物,因此只能在道德層面給予譴責,尚不構成刑事責任的追究問題,隱瞞疾病結婚的情形,是否構成騙婚隱瞞疾病結婚的情形,不構成騙婚,因為這種行為不是以騙取錢財為目的的,一些不法分子以結婚為幌子,利用婚姻的方式索要見面禮、介紹費、結婚彩禮詐騙受害者錢財,然后以各種理由&ldquo。
法律上如何界定騙婚行為?騙婚者需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如何避免掉入婚戀“殺豬盤”的陷阱?
什么樣的行為屬于騙婚?
正常的婚戀交往,是不以非法占有對方財物為目的的,即便在交往過程中有所欺騙,但其目的往往是博取好感、維持關系,最終達到締結婚姻的目的。而法律上所指的騙婚,一般是指以婚姻為誘餌、詐取他人財物的行為。
一些不法分子以結婚為幌子,利用婚姻的方式索要見面禮、介紹費、結婚彩禮詐騙受害者錢財,然后以各種理由“退婚”、尋機逃離,最終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近年來,以婚戀為名的詐騙犯罪屢見不鮮,其中既有直接通過轉賬、消費獲取財物的情況,也有誘導投資、炒股、博彩的“殺豬盤”型詐騙。
“騙婚”行為通常具有幾個明顯特點:一是不法分子瞄準的對象大多是大齡未婚青年或是急于成家的青年,以相親、結婚為名行騙;二是不法分子在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后,大多以買禮物、買首飾、彩禮錢等名目為由索要錢財;三是行騙流程較快,一般都是快速地推進說媒、相親、結婚、離婚及逃脫等程序,有些案件中甚至出現團伙作案。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索要彩禮后失蹤、離家出走的,索要彩禮后與他人同居的,或者短期內多次婚嫁的,要注意甄別是否涉嫌詐騙犯罪。即使不構成詐騙犯罪,存在上述情形的,在確定彩禮返還時,法院也會給予足夠的價值評判。如果認定女方的確是以索要彩禮為目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涉嫌詐騙犯罪的,人民法院會將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如果男女雙方領取了結婚證,形成法律上的婚姻關系并存在共同生活的事實,如果發現女方貪圖錢財、家庭意識淡薄,對婚姻不負責任等,導致兩人無法共同生活的,一般不宜定性為騙婚。
如果在婚戀期間,一方連續編造種種理由騙取巨額錢財,比如:家友遭遇事故或者看病需要用錢、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可以替對方辦成某件事需要相關費用,則涉嫌詐罪。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婚前騙婚隱瞞事實是不是騙婚
一方在婚前對重要個人信息有所隱瞞甚至造假,例如婚史、重大疾病史、學歷、身份、債務問題等,是否涉嫌騙婚?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
這個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情節嚴重的確實可能涉及要承擔刑事責任。
在婚戀過程中,有些人也會美化、夸大自己的職業、收入等情況,或者隱瞞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情況,有的本身已有交往對象甚至已婚,仍然追求他人。這種婚戀中的欺騙行為,行為人的目的是騙取對方交往和結婚,不是非法占有對方的財物,因此只能在道德層面給予譴責,尚不構成刑事責任的追究問題。
對于隱瞞婚史而與對方結婚的情形,不是屬于騙婚的行為,因為該行為只是隱瞞自己的婚姻情況,并不是非法占有對方的財物。
但如果是隱瞞已婚狀況而與他人結婚的情形,《刑法》上有明確規定,此種行為構成涉嫌重婚罪。我國《刑法》第258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隱瞞疾病結婚的情形,是否構成騙婚
隱瞞疾病結婚的情形,不構成騙婚,因為這種行為不是以騙取錢財為目的的。但一方婚前隱瞞重大疾病的,屬于婚前隱瞞重大疾病的情形,另一方在婚后得知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可以在一年內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婚姻。但所患的疾病是按婚姻無效還是可以作為離婚的理由,需要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后按照所隱瞞的疾病的性質來判定。
對于婚姻一方隱瞞債務的情形,如果對方是用于結婚使用,屬于共同債務;但如果僅僅是用于某一方,則屬于個人債務。
婚戀網站隱瞞重要信息是否構成騙婚
如果通過婚戀網站或中介機構相識的婚戀對象,在重要個人信息方面出現隱瞞甚至虛假的情形,婚戀網站或中介機構是否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近年來,在一些婚戀詐騙案件中,網絡平臺往往成為當事人相識的重要媒介,這其中既有一般的交友軟件,還有專門的婚戀交友網站。一般來說,交友軟件對當事人信息不存在登記審核機制,也不以促成婚戀為目的,因此即便有騙子混跡其中,導致被害人遭遇詐騙,平臺通常是不承擔責任。但是對于專門的婚戀交友網站來說,由于其本身就以促成婚戀為目的,并且對登記信息具有一定的審核要求,有些還向客戶提供高級會員等收費功能,一旦疏于審核導致婚戀詐騙發生,平臺可能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在婚戀過程中,如何防止落入騙婚陷阱?
在不少騙婚案件中,受害者往往落得“人財兩空”的局面,對于急于結婚或戀愛的青年男女而言,一定要在愛情面前保持必要的清醒并予以防范:
1.不要輕信網絡上的征婚交友廣告,通過網絡結識的婚戀對象,一定要對其真實身份和家庭背景做一定的了解和核實,尤其要辨別對方身份證的真假。
2.在結婚登記前,最好不要有大額的經濟往來,如大額的借款,或者贈送價值昂貴的禮物、房屋、車輛等,婚姻需要深厚的感情基礎,不能只靠物質來維系。
3.交往中保持必要的防范意識。尤其是注意鑒別對方的許諾和自我介紹,騙子在行騙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漏洞和破綻的,只要稍作留心,并通過調查,就能從中發現問題。
4.一旦發現被騙巨額錢財,要及時保存好相關證據材料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協助公安機關調查取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