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犯與從犯的刑期差距

導讀:
當從犯起到的作用相對較小,其刑期與主犯相差不大,主犯與從犯的刑期差距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從犯的刑期一般比主犯輕減一到二個等次,但具體的差距還需按照法律既定的追訴時效和人身傷害程度來確定,在搶劫過程中,主犯明顯起到了直接威脅被害人的作用,而從犯則沒有直接對被害人施暴行為,從犯的刑期一般比主犯輕減一個等次或者二個等次,由于從犯持有鐵棒,其起到了協助犯罪的作用,因此刑期較為嚴格,但如果從犯起到的作用很大,或者說犯罪組織中地位較高,那么刑期差距就會很明顯。
主犯與從犯的刑期差距是被害人或社會需要力度的表現。從犯的罪過及罪過的輕重與主犯相比,是內容與性質上的差異。法律對主犯和從犯的刑罰較為嚴格,而對從犯的判罰有較大的懲罰幅度。
主犯和從犯的區別
主犯和從犯的區別是在執行犯罪行為中的作用和分工。主犯是指直接主持、實施犯罪行為的人,從犯是指協助主犯完成犯罪行為或為主犯提供幫助的人。
此外,從犯的罪過程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自愿性。如果從犯是在知道犯罪行為或后果的情況下自愿提供幫助,那么便是從犯,也可以被追究刑事責任。
主犯與從犯的刑期差距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從犯的刑期一般比主犯輕減一到二個等次,但具體的差距還需按照法律既定的追訴時效和人身傷害程度來確定。此外,如果從犯主動向公安機關告發或協助偵破犯罪,也可以適當減輕從犯的處罰。
然而,從犯如果承擔的責任過重,確定判決時根據法律規定的量刑標準時要考慮減輕其判罰。例如,從犯在犯罪中的實質性作用、具體情況和對犯罪結果的作用都應該考慮到。當從犯起到的作用相對較小,其刑期與主犯相差不大。但如果從犯起到的作用很大,或者說犯罪組織中地位較高,那么刑期差距就會很明顯。
案例分析
從犯搶劫的刑期如何確定?以下案例可以為我們解答。
在一起搶劫案中,主犯持有砍刀,而從犯持有鐵棒。在搶劫過程中,主犯明顯起到了直接威脅被害人的作用,而從犯則沒有直接對被害人施暴行為。根據這種差異,主犯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而從犯則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由于從犯持有鐵棒,其起到了協助犯罪的作用,因此刑期較為嚴格。
法律依據
我國《刑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從犯在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因 相應影響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或者判處罰金;在犯罪中起輔助作用但情節較嚴重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解釋》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了從犯的刑期減輕情形,并提到“從犯的刑期一般比主犯輕減一個等次或者二個等次。”
總結
因此,從犯的刑期與主犯的刑期的差距是根據具體情況來衡量的。在估算刑期差距時,從犯參與犯罪的程度和后果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司法實踐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般情況下,從犯的刑期應該比主犯輕減一個等次或者二個等次,但這并不是必然的。應根據情節和罪犯的被思考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