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稅罪的犯罪構成

導讀:
單位不能構成本罪。實施抗稅行為致人重傷、死亡,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234條第2款、第232條的規定定罪處罰。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那么抗稅罪的犯罪構成。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抗稅犯罪有哪些構成要件
1.(1)主體為特殊主體,負有納稅義務和扣繳稅款義務的人;
(2)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3)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和執行征稅職務活動的稅務人員的人身權利;
(4)主觀方面出于直接故意。
2、法律依據:《刑法》
第二百零二條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二、抗稅罪的行為特征是什么
1、行為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即納稅人。單位不能構成本罪。
2、本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犯本罪的,根據刑法第202條、第212條的規定處罰。實施抗稅行為致人重傷、死亡,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234條第2款、第232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3、行為方式:使用暴力、威脅的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4、非納稅人單獨以暴力、威脅方法妨礙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履行稅收職責的,成立妨害公務罪;非納稅人與納稅人共同故意抗稅的,成立抗稅罪的共犯。
5、如果有暴力抗稅的行為,又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234條、第232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此處規定為“轉化犯”的立法例。
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