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擅自處理共同財產的行為有法律效力嗎

導讀:
一方擅自處理共同財產的行為有法律效力嗎1、夫妻對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那么一方擅自處理共同財產的行為有法律效力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方擅自處理共同財產的行為有法律效力嗎1、夫妻對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關于一方擅自處理共同財產的行為有法律效力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方擅自處理共同財產的行為有法律效力嗎
1、夫妻對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處理權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2、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一般認定為無效
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若未辦理產權登記轉移手續,特別是對于房產來說,雖然買賣合同仍然有效,但真正權利人可以有權追回。此時,合同雖然有效,但買受人只能請求違約金或損害賠償;若受讓人是善意的,且支付了合理對價并辦理了物權登記,可以善意取得物權,從而使物權發生變動。
3、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即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的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