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將婚內財產贈與他人有法律效力嗎?

導讀:
婚內財產包括了夫妻共同財產和婚姻存續期間夫妻的個人財產。而財產的處分中,如果夫妻一方不經過配偶同意贈與他人自己的個人財產的話,贈與行為是有效的。夫妻雙方或一方從事一切勞動,包括腦力勞動、體力勞動所獲得的工資報酬、獎金報酬。凡夫妻雙方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承包經營、租賃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所獲得的收益均為夫妻共同財產。而除上述財產外的,如無明確約定的,均屬于是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那么夫妻一方將婚內財產贈與他人有法律效力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婚內財產包括了夫妻共同財產和婚姻存續期間夫妻的個人財產。而財產的處分中,如果夫妻一方不經過配偶同意贈與他人自己的個人財產的話,贈與行為是有效的。夫妻雙方或一方從事一切勞動,包括腦力勞動、體力勞動所獲得的工資報酬、獎金報酬。凡夫妻雙方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承包經營、租賃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所獲得的收益均為夫妻共同財產。而除上述財產外的,如無明確約定的,均屬于是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關于夫妻一方將婚內財產贈與他人有法律效力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婚內財產包括了夫妻共同財產和婚姻存續期間夫妻的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取得,依法由夫妻雙方共同享有所有權的共有關系;而依法定或當事人約定的,婚后夫妻雙方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是夫妻個人財產,也稱夫妻保留財產。
而財產的處分中,如果夫妻一方不經過配偶同意贈與他人自己的個人財產的話,贈與行為是有效的。比如婚前個人財產、婚后約定的個人財產等,贈與人對于自己的個人財產擁有完整的贈與權,不需要經過配偶同意。
單方面贈與夫妻共同財產且不經過配偶同意的,贈與行為的效力是處于待定狀態。根據《物權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處分共同共有人只有2人或者該財產為不分份額的共同財產的,需要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所以配偶一方同意的,贈與行為才有效,配偶如果不同意的,贈與行為無效的,被贈與人應當將財產返還。
二、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
夫妻共同財產一般包括以下五種:
1、工資、獎金。夫妻雙方或一方從事一切勞動,包括腦力勞動、體力勞動所獲得的工資報酬、獎金報酬。
2、生產、經營的收益。凡夫妻雙方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承包經營、租賃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所獲得的收益均為夫妻共同財產。
3、知識產權收益。夫妻共同取得的知識產權,如共同寫作的書籍、論文,共同發明的專利等,歸夫妻共同享有,其所獲得的收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其中一方獲得的知識產權,其權利本身屬于個人所有,但是取得的經濟利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尚未取得的經濟利益,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4、繼承或受贈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如果沒有明確規定該財產處分給一方,另一方不享有該項財產所有權,則是夫妻共同財產。
5、其他應當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一是一方或雙方取得的債權,二是獲得的資助、捐助等,也是夫妻共同財產。
而除上述財產外的,如無明確約定的,均屬于是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