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人催款應注意哪些問題

導讀:
出借人催款應注意哪些問題在借款時我們一定要仔細審查,尤其是對不熟悉的借款人,應多了解他的品行、還款能力等,切不可聽其片面之言而上當受騙。在催要時盡量出具書面的催款資料,并讓借款人在資料上簽字確認,或者采用錄音的方式保留催要的證據,數額較大時也可選擇公證方式保留證據,這樣享有的債權才不會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借款的訴訟時效為普通時效,即三年。出借人通常是以口頭或電話方式催要,一般都不會注意保留曾催要使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這樣在提起訴訟要求對方還款時,往往會因為借款已經超過訴訟而得不到償還。那么出借人催款應注意哪些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出借人催款應注意哪些問題在借款時我們一定要仔細審查,尤其是對不熟悉的借款人,應多了解他的品行、還款能力等,切不可聽其片面之言而上當受騙。在催要時盡量出具書面的催款資料,并讓借款人在資料上簽字確認,或者采用錄音的方式保留催要的證據,數額較大時也可選擇公證方式保留證據,這樣享有的債權才不會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借款的訴訟時效為普通時效,即三年。出借人通常是以口頭或電話方式催要,一般都不會注意保留曾催要使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這樣在提起訴訟要求對方還款時,往往會因為借款已經超過訴訟而得不到償還。關于出借人催款應注意哪些問題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出借人催款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借款時我們一定要仔細審查,尤其是對不熟悉的借款人,應多了解他的品行、還款能力等,切不可聽其片面之言而上當受騙。
借款到期后,出借人一定要在3年內及時催要,且以后每次催要的時間間隔不能超過兩年。在催要時盡量出具書面的催款資料,并讓借款人在資料上簽字確認,或者采用錄音的方式保留催要的證據,數額較大時也可選擇公證方式保留證據,這樣享有的債權才不會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
如果對方并不抵賴,而只是以種種借口拖延還款,那么就可以與其簽訂還款協議,明確還款的方式和期限。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和對方約定如果到期不還的話,可以申請法院就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并經過公證。如果有了公證的還款協議,一旦到期,債權人就可以依據協議直接請求法院強制執行,免去大量煩瑣的訴訟程序,節約時間和金錢。
若當事人在進行借貸的時候沒有做出書面的約定,而是采取的口頭形式的話,那么就會給日后造成一定的麻煩。畢竟口頭上面的時候誰都說不清楚。要是以后產生糾紛的話,對于債權人而言追討借款也是會有很大風險的。
追討借款有哪些風險
借款到期后,出借人要及時催要借款,但在很多情況下,借款人都無法按照雙方的約定按時一次性歸還借款,在這過程中出借人可能會多次催要,遠遠超過兩年的時間。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借款的訴訟時效為普通時效,即三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害之日(指借條上寫明的歸還日期,或者前一次催要之日)開始計算,超過兩年的,即喪失了勝訴權,債權便不會得到法律上的保護。出借人通常是以口頭或電話方式催要,一般都不會注意保留曾催要使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這樣在提起訴訟要求對方還款時,往往會因為借款已經超過訴訟而得不到償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