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借貸的風險

導讀:
如何控制借貸的風險可通過以下方式:1、訂立書面協議在現實生活中,民間借貸大多數發生在親戚朋友之間,由于這些人平時關系比較密切,出于信任或者礙于情面,民間借貸關系往往是以口頭協議的形式訂立,無任何書面證據。這一規定使借款人的提前還款行為有了法律依據。為了解決借款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防止貸款人利用優勢地位訂立不公平的借款合同,《合同法》第200條明確規定,貸款人在提供借款時不得預先將利息從本金中扣除。《合同法》第207條規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那么如何控制借貸的風險。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何控制借貸的風險可通過以下方式:1、訂立書面協議在現實生活中,民間借貸大多數發生在親戚朋友之間,由于這些人平時關系比較密切,出于信任或者礙于情面,民間借貸關系往往是以口頭協議的形式訂立,無任何書面證據。這一規定使借款人的提前還款行為有了法律依據。為了解決借款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防止貸款人利用優勢地位訂立不公平的借款合同,《合同法》第200條明確規定,貸款人在提供借款時不得預先將利息從本金中扣除。《合同法》第207條規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關于如何控制借貸的風險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何控制借貸的風險
可通過以下方式:
1、訂立書面協議
在現實生活中,民間借貸大多數發生在親戚朋友之間,由于這些人平時關系比較密切,出于信任或者礙于情面,民間借貸關系往往是以口頭協議的形式訂立,無任何書面證據。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一方予以否認,對方就會因為拿不出證據而陷入“空口無憑”的境地,即使訴至法院,出借人也會因無法舉證而敗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審查借貸案件時,應要求原告提供書面證據;無書面證據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證據。對于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由此可見,出、借雙方訂立書面協議是大有必要的。出、借雙方訂立書面協議時,協議上應寫有: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姓名(以戶口本或者居民身份證為準);借款用途;借款金額(大小寫一致);幣種(人民幣還是外幣);借款時間和還款時間(標明某年某月某日);還款方式和違約責任等內容。如果是有利息的借款,協議上必須寫清利率。為了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出借人必須注意妥善保存書面協議等證據,以便日后發生糾紛時有所憑據。
2、提前還款要說清
在借款合同中,人們都知道借款人不還款是違約行為,實際上,借款人提前還款也構成違約。《合同法》第208條規定:“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利息。”這一規定使借款人的提前還款行為有了法律依據。但是,借款人提前還款以及利息的計算問題需要雙方在簽訂協議時就說清楚。此外,《合同法》第211條第1款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付利息。”這一規定自然對出借人不利,也容易使出借雙方產生矛盾。因此,民間借貸對是否支付利息、利率具體多少等問題都必須清楚地寫在協議中。
3、利息與本金要分開
借款的數額和利息是借款合同需要規定的主要內容,當事人在訂立借款合同時一般要對借款數額和利息的多少及支付期限作出明確的約定。一般來說,借款利息是在借款期限屆滿時或者合同履行期間按照約定分批償付給貸款人。但是,現實中有的貸款人為了確保利息的收回,在提供借款時就將利息從本金中扣除,造成借款人借到的本金實質上為扣除利息后的數額。比如,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500萬元,到期應當向貸款人支付的利息為15萬元,貸款人在提供借款時就直接將利息扣除,僅向借款人支付485萬元借款。這種做法一方面使貸款人的利息提前收回,減少了借款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卻損害了借款人的合法利益,使借款人實際上得到的借款少于合同約定的借款數額,影響其資金的正常使用,加重了借款人的負擔,容易引起借貸雙方當事人的糾紛。為了解決借款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防止貸款人利用優勢地位訂立不公平的借款合同,《合同法》第200條明確規定,貸款人在提供借款時不得預先將利息從本金中扣除。如果貸款人違反法律規定,仍在提供借款時將利息從本金中扣除的,那么,借款人只需按照實際借款數額向貸款人支付利息就可以了。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借款人實際只得到了485萬元的借款,那么,其借款數額即為485萬元,借款人只需向貸款人返還485萬元的本金并支付按照485萬元本金計算的利息。注意催要,及時起訴!
有句俗話叫“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還仍然存在著不講信用的人,他們有的到期不還,有的借整還零等等。因此,凡借出的款項已經超過雙方約定期限,但借款仍未歸還的,出借人就要考慮催要,提醒借款人,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內返還借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