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犯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導讀: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范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主要應考慮的情節有一是犯罪預備行為是否已經完成二是犯罪預備行為本身能否導致實行行為造成重大危害結果三是犯罪預備行為所反映的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等。推薦閱讀如何分析犯罪預備犯罪預備構成的條件什么是犯罪預備心理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范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主要應考慮的情節有一是犯罪預備行為是否已經完成二是犯罪預備行為本身能否導致實行行為造成重大危害結果三是犯罪預備行為所反映的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等。關于預備犯的刑事責任有哪些?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簡記從、減、免)。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范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這兒刑法雖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法定的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這樣為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故也是法律所規定可以應有之義。)至于究竟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應當對犯罪預備的整個案件進行綜合考察后來決定。
主要應考慮的情節有
一是犯罪預備行為是否已經完成
二是犯罪預備行為本身能否導致實行行為造成重大危害結果三是犯罪預備行為所反映的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等。
推薦閱讀
如何分析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構成的條件
什么是犯罪預備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