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灘海景樓遭強拆 部分村民被拷走

導讀:
昨日,“十一”黃金周過后的第一天,20萬如潮水般游客離去后,廣西北海銀灘恢復平靜,一場危機卻悄悄襲向銀灘之側的白虎頭村。從早上5點開始,數百人包圍了幾棟住宅樓,部分家人被銬走后,白虎頭村村委會主任許坤及村民何顯福、高劍波、麥忠福等4家的住宅樓遭遇司法強制拆遷。強拆的背后是關于北海銀灘的博弈,北海當地政府希望拆遷改造提升北海銀灘形象;村民希望能“靠海吃海”,認為補償過低安置不合理。昨日傍晚出版的一家北海當地報紙報道了這一拆遷事件,稱由“法院、公安、邊防等多警種組成的執法隊伍”“實施司法強制拆遷”,另有北海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場監督”。那么銀灘海景樓遭強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昨日,“十一”黃金周過后的第一天,20萬如潮水般游客離去后,廣西北海銀灘恢復平靜,一場危機卻悄悄襲向銀灘之側的白虎頭村。從早上5點開始,數百人包圍了幾棟住宅樓,部分家人被銬走后,白虎頭村村委會主任許坤及村民何顯福、高劍波、麥忠福等4家的住宅樓遭遇司法強制拆遷。強拆的背后是關于北海銀灘的博弈,北海當地政府希望拆遷改造提升北海銀灘形象;村民希望能“靠海吃海”,認為補償過低安置不合理。昨日傍晚出版的一家北海當地報紙報道了這一拆遷事件,稱由“法院、公安、邊防等多警種組成的執法隊伍”“實施司法強制拆遷”,另有北海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場監督”。關于銀灘海景樓遭強拆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昨日,“十一”黃金周過后的第一天,20萬如潮水般游客離去后,廣西北海銀灘恢復平靜,一場危機卻悄悄襲向銀灘之側的白虎頭村。
從早上5點開始,數百人包圍了幾棟住宅樓,部分家人被銬走后,白虎頭村村委會主任許坤及村民何顯福、高劍波、麥忠福等4家的住宅樓遭遇司法強制拆遷。之前一天,村民馮文建家被強拆。
強拆的背后是關于北海銀灘的博弈,北海當地政府希望拆遷改造提升北海銀灘形象;村民希望能“靠海吃海”,認為補償過低安置不合理。
雙方博弈3年未果。其間,“中國發帖最多的村委會主任”許坤以“非法經營罪”被羈押至今,村民高鎮章、高世輝、蔡建月3人,因阻止拆村委會大樓,被以妨害公務罪判刑。
昨日早上5點多,許坤31歲的弟弟許勇被一陣響動驚醒,抬頭向窗外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他恍然看到一場戰爭大片:遠處的銀灘一片漆黑,附近的幾個路口被封鎖,他所在的住宅樓卻被大燈照亮,上百名警察包圍了他和鄰居何顯福的住宅樓,警察手中或持木棍,或持防暴盾牌,有些還手中牽著狼狗,還有警察成隊列地在馬路上跑動。
銬走住戶
平生首次戴手銬讓這個61歲的老者倍感羞辱,“我反復問他們,我到底犯了哪條法,但沒人回答我”
對于這個陣勢,他雖有心理準備,但仍覺得有些不真實。就在前一天晚上,許家人接到消息,稱要于10月8日強拆他家的房子,他們試圖抗爭,但對方告誡他們不要鬧。許坤的妻子馮廣梅稱,銀海區方面的人警告他們,“出了人命,最多網上熱鬧十幾天就過去了,對我們沒什么影響,對你們有什么好處?”她要求把丈夫許坤放出來再談,但得到的答復是,抓進去的人哪那么容易放?
年邁的父母主動請纓在房子里堅守,但兒子們擔心出事而拒絕,最后派年輕的許勇來守衛,同時準備了汽油、彈弓,但事后證明,他們的這些準備純屬徒勞,根本來不及反應。
在另一棟樓里,許坤的妻子馮廣梅一夜無眠,一直通過網絡保持與外界的聯系。5點多,許勇先是聽到頂樓的燈“啪”地一聲亮了,他馬上反應到有人上了樓頂,上樓去鎖住門,但很快電鋸鋸開鎖頭,他旋即被控制,被戴上手銬帶至樓下的車里面。隨后,銀海區法院工作人員對住宅樓里的東西進行了清點,幾臺挖掘機上前伸出長臂。到了早上9點多,四層半的小樓變成一片廢墟。
同樣被夷平的還有何顯福家,他和妻子、兒子、媳婦一家四口被戴上手銬,帶至法院的一個地下羈押室,留置約一小時左右后,才得以被安置到賓館里,但仍然被拒絕家人探視,直至下午5點半左右才被放回家。平生首次戴手銬讓這個61歲的老者備感羞辱。“我反復問他們,我到底犯了哪條法,但沒有人回答我”,他對南方都市報記者說。
昨日傍晚出版的一家北海當地報紙報道了這一拆遷事件,稱由“法院、公安、邊防等多警種組成的執法隊伍”“實施司法強制拆遷”,另有北海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場監督”。強拆執行負責人北海市銀海區法院副院長高海強表示,“被執行人還自行灌制了汽油燃燒彈,但最終在法官的勸說下配合強制拆遷工作。”
誰的銀灘
村民起初聽到的說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意味著他們要離開祖輩賴以生存的村子。
這家媒體在報道這次拆遷時稱,北海銀灘正逐步結束困擾其長達5年之久的拆遷改造歷史,事實上,自2007年發布拆遷通知后的近3年,北海政府方與緊鄰北海銀灘的白虎頭村和咸田村就為這片海域展開一場博弈。
北海銀灘1992年被列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享有“天下第一灘”的美譽,也是北海的重要財源。今年“十一”黃金周的統計數字是,北海銀灘總接待游客數達到了20萬余人次,共“淘金”10051.74萬元人民幣。
但北海開發之初的簡單粗放式經營,讓這片以“灘長平、沙細白、水潔凈”蜚聲海內外的海灘逐漸變得“沙灰黑、水渾濁、有污染”,直至2000年,廣西才決定進行恢復性改造和生態保護,規劃開發24公里銀灘旅游經濟帶,在2003年5月1日完成一期工程后,2007年,開始實施銀灘中區二期改造工程。
北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朱會東在今年5月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稱,銀灘中區一期改造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一期工程尚未達到規劃面積的1/4,開發建設水平和總體效果還很不理想,銀灘周邊長期以來綜合環境差、配套設施落后的局面還繼續存在,其所指的臟亂差即指改造所涉及的白虎頭村、咸田村。
朱介紹說,改造涉及用地面積4011.1畝(含國有建設用地),拆遷戶約1500戶,人口5000余人,拆遷房屋建筑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對于白虎頭等幾個村的村民,他們起初聽到的說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意味著他們要離開自己祖輩賴以生存的村子。
許坤家被拆掉的住宅樓就在北海銀灘的正對面,許妻馮廣梅向南都記者介紹說,借助這一地理優勢經營泳裝、沖水、保管等業務,她家一年的收入平均達十幾萬元。多位不愿意拆遷的村民也稱,他們一年出海捕魚的收入約在三四萬元,通過靠著銀灘賣泳裝等針對游客的服務項目,一年收入也在四五萬元,兩項相加年收入可達10萬元。
不過,根據政府方面安排的搬遷計劃,他們的房子被拆掉后,將被搬遷至兩公里外,遠離北海銀灘,他們將失去“靠海吃海”的優勢,今后的生活來源成為最大的難題。
更令他們難以接受的是補償標準。以許家為例,許父名下被拆掉的這套位于銀灘路的房屋,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29平方米,建筑面積共504平方米,北海市土地儲備中心委托的評估公司評估總價值為64萬余元。馮廣梅還介紹說,許家另一套沒有商鋪的住宅樓評估更低,只有43萬余元。這還是樓房,村中還有不少是平房,評估價也只在十余萬元。 [page]
村民謝慶國給南都記者作了一個簡單的計算,他現在的房屋評估為建筑物為700余元/平方米,占有土地1600元/平方米,但如果拆遷后搬遷,在新的安置處他需要另行購買地基,這需要花費980余元/平方米,再加上建房的成本,他認為基本“倒貼”。
拆遷賠償標準倒是可以協商,但村民們稱,他們認為政府在征地中存在違法行為。村民告訴記者,銀灘中區改造二期工程涉及用地3900.22畝,因《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征收70公頃以上土地必須報國務院批準,該項目完全超越了廣西自治區政府的審批權限,二期改造整體的土地規模遠遠超出廣西一個自治區的審批權限,屬于“化整為零”違規報批,此前也有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對此提出質疑,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遭遇北海市規劃局官員搶奪采訪機。
拆遷博弈
北海市方面甚至還發出通知,要求公職人員返村做親屬思想工作,也被媒體報道“株連式拆遷”
2007年3月22日,北海市建委發出《房屋拆遷許可證》,設定的拆遷期限為當日至同年12月31日。到了2007年12月21日,又延長至2008年6月30日。
在此后的博弈中,白虎頭村委會成為一顆重要的棋子。村民代表謝慶國出具的一份協議稱,早在2006年,在宣布拆遷改造之前,北海市土地儲備中心與原村委會主任馮坤已經簽訂了《征收土地協議書》,協議書中稱,政府征收白虎頭村民小組集體土地403.99畝,平均每畝補償合計不到30萬元,上面還寫道“同意不舉行聽證”,村民們認為馮沒有經過村民代表大會同意提出抗議,認為此舉剝奪了村民的財產、知情和依法取得聽證的權利,遂于2008年6月又選舉出了以許坤為主任的村委會班子,帶領村民與政府層面進行交涉。
許妻馮廣梅告訴南都記者,許坤當選為村主任后,經常要代表村里去與銀灘區與政府層面協調談判,但每次回來心情都不好,稱經常面臨幾個部門“像審犯人一樣”地針對他,但許坤仍對妻子表示,自己有信心能處理好這次拆遷的談判。另有村民還向記者反映,許坤還曾遭遇政府工作人員搶奪村委會公章并強行蓋章。
政府部門還有自己的辦法,為能順利進行拆遷,北海市方面甚至還發出通知,要求公職人員返村做親屬思想工作,也被媒體報道“株連式拆遷”,北海市銀海區區長鄧昌達在今年5月也并不否認,稱一些單位急于求成,工作方式方法簡單,的確在社會上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
諸多動作之下效果不錯,有2600余人的白虎頭村,90%的村民已從2007年開始陸陸續續被迫搬走。北海官方發布的統計稱,目前,累計完成拆遷協議簽訂1383宗,占拆遷房屋總數的95%。
余下的60多戶村民仍在進行抗爭。村民代表謝慶國介紹說,2009年10月30日,銀灘鎮政府到白虎頭村強行拆除白虎頭村委大樓,遭到部分白虎頭村民的阻止,銀灘區政府調集大批公安和武警到場,拉起警戒線后進行強拆。
高世福的父親高鎮章和弟弟高世輝阻止強拆,均被警方抓走,今年5月被以妨害公務罪被判刑兩年。謝慶國試圖入內拍照,與警察發生沖突,也被拘留8天,此后多次申訴仍無果。
2009年4月,帶領村民維權的許坤被開除黨籍,理由是不執行“兩委會”(村委會、村黨支部)決議,同樣于今年5月以非法經營罪被羈押至今,警方稱其非法占用國有停車場并收取停車費,被以同樣理由逮捕的還有高世福和馮文建的妻子張春瓊兩位村民代表。
官司敗訴
10月8日,北海銀灘的游人剛剛散去,強拆就降臨到這幾個“釘子戶”的頭上
就在今年5月,北海市法制辦副主任包能華在新聞發布會上指“極個別漫天要價”,并稱在規定期限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將嚴格依法進行強制拆遷。
許坤的大哥許猛對南都記者稱,他們并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甚至也提出不要政府的賠償,只是希望能在改造之后,政府方面擁有一線和二線的開發,在“邊角”上留一個白虎頭村民可以有生活來源的地方,但得到的答案是“不可能”。
他們也試圖尋求法律幫助。2009年11月30日,因無法達成協議,許猛的父親許振奮向北海市建委申請裁決,2009年12月4日,北海市建委組織了兩次調解仍未達成協議,裁決與此前的標準并無大的變化,許家不服,向銀海區法院起訴,也沒有得到一審法院的支持,做出維持北海市建委的裁決,許家上訴至北海市中院,今年8月的結果也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強拆的結果已難免。今年9月7日,北海市建委還向銀海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行政拆遷裁決,今年10月5日,村民代表高劍波被司法拘留15天,10月8日,北海銀灘的游人剛剛散去,強拆就降臨到這幾個“釘子戶”的頭上。
白虎頭村的傍晚,機器的“突突”聲打破了北海銀灘的靜謐,幾戶村民在家樓頂上插了紅旗或國旗,但這些都無法阻止強拆的進行。除了昨天強拆的這4家,還有60多家人都在忐忑不安地等待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