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合同無效訴訟時效期間

導讀:
而第三種情形,即合同履行完畢后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從無效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是否符合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的規定。因此,確認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從無效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這完全符合訴訟時效的規定,同時與處理合同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一致,既維護了法律的統一性,又能起到規范當事人合同行為的作用,還是一種對訂立無效合同的懲罰。那么確認合同無效訴訟時效期間。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而第三種情形,即合同履行完畢后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從無效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是否符合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的規定。因此,確認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從無效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這完全符合訴訟時效的規定,同時與處理合同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一致,既維護了法律的統一性,又能起到規范當事人合同行為的作用,還是一種對訂立無效合同的懲罰。關于確認合同無效訴訟時效期間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無效合同自始無效,從訂立之日起就不具法律約束力,那么,無效合同的確認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是從訂立合同之日起計算,還是從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筆者認為,應當從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其理由為:
如果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從合同訂立時計算,對合同履行期限超過兩年的,而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兩年后履行期限內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則因超過訴訟時效其請求得不到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的支持,那么,合同當事人還得按無效合同繼續履行,這樣就真的會出現不合法的合同變成合法的合同的情形。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按照合同當事人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階段不同,分為三種情形:一是合同訂立后尚未履行請求確認合同無效;二是合同正在履行中請求確認合同無效;三是合同履行完畢后請求合同無效。前兩種情形的出現,其前提應該是已經知道權利被侵害,才可能提出合同無效的確認請求,沒有侵害一方當事人主動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情況出現,因此,這兩種情形也不涉及訴訟時效從何時起算的問題。而第三種情形,即合同履行完畢后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從無效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是否符合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的規定。既然作為合同當事人,就應當對所訂立合同負責,完全負有審查合同是否有效的義務,從合同訂立到合同履行一般都有一個過程,在履行中或在履行完畢時就應當知道合同是否有效或自己的權利是否受到侵害。因此,確認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從無效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這完全符合訴訟時效的規定,同時與處理合同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一致,既維護了法律的統一性,又能起到規范當事人合同行為的作用,還是一種對訂立無效合同的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