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物業管理人工成本的投入

導讀:
勞動密集型是服務行業所共有的,但管理密集型卻是物業管理行業所特有的,一個不被業內所重視的特征。而是因為物業管理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型所造成的 的。控制物業管理人工成本投入正是體現了“勞動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結合、協調、完善、一致。對物業管理行業來講,一個企業管理水平如何,說到底就是看他的人工成本控制如何。因為對勞動密集型行業來講,人工成本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盈利水平的高低。不同的服務等級對應不同的人力資源配置標準。人力資源配置也是小區的定員定編。[page]小區的人力資源配置主要計算數據是人均管理面積㎡/人。那么如何控制物業管理人工成本的投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勞動密集型是服務行業所共有的,但管理密集型卻是物業管理行業所特有的,一個不被業內所重視的特征。而是因為物業管理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型所造成的 的。控制物業管理人工成本投入正是體現了“勞動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結合、協調、完善、一致。對物業管理行業來講,一個企業管理水平如何,說到底就是看他的人工成本控制如何。因為對勞動密集型行業來講,人工成本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盈利水平的高低。不同的服務等級對應不同的人力資源配置標準。人力資源配置也是小區的定員定編。[page]小區的人力資源配置主要計算數據是人均管理面積㎡/人。關于如何控制物業管理人工成本的投入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物業管理有兩大特點:一是勞動密集型;二是管理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是服務行業所共有的,但管理密集型卻是物業管理行業所特有的,一個不被業內所重視的特征。物業管理的管理密集型,并不是勞動密集型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物業管理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型所造成的
的。物業管理行業知識領域涵蓋了房地產、法律、政治、經濟等等。物業管理行業涉及的技術領域更廣泛,許多都是前沿科技。如網絡、消防系統、監控系統、門襟對講系統、智能化系統。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型,決定了物業管理服務的管理密集型。
控制物業管理人工成本投入正是體現了“勞動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結合、協調、完善、一致。對物業管理行業來講,一個企業管理水平如何,說到底就是看他的人工成本控制如何。因為對勞動密集型行業來講,人工成本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盈利水平的高低。
首先,控制物業管理人工成本投入你需要搞清楚和掌握小區的資源,不同的小區資源,采取不同的配置。
小區資源主要包括:物業的類型,多層還是小高層或高層,小區的住戶數、小區出入口的數量、小區是封閉式還是開放式;小區的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商業面積(含學校、幼兒園、會所、商鋪、酒店等),綠化面積(包括覆蓋率、植物種類等)、收費面積(不同物業的收費面積)、小區的收費標準(這一點十分重要);小區的設施設備包括電梯、配電房、水泵房、消防、監控、對講系統、配電箱的數量、監控探頭的數量;生活(消防)水池個數、所處位置、容積率、會所基本情況;游泳池基本情況、活動中心等;地下停車面積、停車位數量、樓層、基本設施設備情況;地上車位面積、停車位數量、所處位置等;道路的面積、路燈的數量;沙井、雨水溝的位置、走向;化糞池數量、位置、容積率等。
第二步,根據小區的資源情況,確定小區的等級標準和服務標準。
資源決定了小區的服務標準:2元/㎡的管理費收費標準與3元/㎡的管理費收費標準,在服務品質上肯定有差距。所以說,不同的資源應改有不同的服務標準。收費標準與服務等級、服務標準對應。不同的服務等級對應不同的人力資源配置標準。因此,我們可以把小區分為若干等級。小區等級的確認主要依賴小區的資源。參考數據有:小區的占地面積、公共設施(配套)面積、收費面積、綠化面積等等。例如
1、A1類小區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中的兩個
管理面積:30萬㎡以上
收費面積:20萬㎡以上
收費標準:3元/㎡以上
2、A2類小區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中的兩個
管理面積:15~20萬㎡
收費面積:13萬㎡以上
收費標準:3元/㎡以下
3、B1類小區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中的兩個
管理面積:10~15萬㎡
收費面積:8萬㎡以上
收費標準:2.5元/㎡以上
4、B2類小區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中的兩個
管理面積:8~13萬㎡
收費面積:6萬㎡以上
收費標準:2.0元/㎡以上
5、C1類小區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中的兩個
管理面積:3~8萬㎡
收費面積:4萬㎡以上
收費標準:2.0元/㎡以上
6、C2類小區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中的兩個
管理面積:2~5萬㎡
收費面積:2萬㎡以上
收費標準:1.2元/㎡以上
與之配套的是A1類服務標準,A2類服務標準,B1類服務標準,B2類服務標準,C1類服務標準,C2類服務標準等等。第三步,掌握了小區的詳細資源情況、資料、數據,以及小區的等級標準和服務等級,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資源的情況、標準,確定小區人力資源的配置。人力資源配置也是小區的定員定編。 [page]
小區的人力資源配置主要計算數據是人均管理面積㎡/人。如多層不帶電梯的物業,人均管理面積是1300~1400㎡/人;多層帶電梯的物業,人均管理面積是1200~1300㎡/人;高層住宅的物業,人均管理面積是1600~1700㎡/人;寫字樓物業,人均管理面積是2000㎡/人左右。
同時我們還要(考慮不同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的參考數據,乘以一定的系數。例如,在同等條件下,“開放式”小區的管理難度遠遠大于“封閉式”小區的管理。所以,對開放式的小區乘以一定的系數才能體現出公平合理。
參考的數據有:
1、物業的種類、物業的建筑面積、公共設施面積;
2、治安防范是“開放式”還是“封閉式”;
3、物業的管理收費標準;
4、物業的服務等級和服務標準。
例如,公司內部對比分析:
案例1某公司A管理處與B管理處比較:
(1)資源
A管理處:小區客觀資源:小高層物業6棟、240戶、建筑面積34802㎡,綠化面積4500㎡、收費面積24703.76㎡,收費標準:住宅2.8元/㎡.設備:地下停車場車位89個、游泳池、會所各一個;月管理費收入69170.53元;目前崗位人數34人。
[本文共有 2 頁,當前是第 1 頁]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