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管理

導讀:
審計項目具體招生方案的質量管理,此項方案是建立在總體方案基礎上形成的,對于一些小的審計項目也可以省略此步驟。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利用各種方法、途徑收集的審計證據,以支持審計目標的完成。項目實施證據收集的質量管理。收集的證據必須和審計的目的和要求具有相關性,同一審計證據對不同的審計項目,其結論是不一樣的。審計報告的質量約束。那么談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管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審計項目具體招生方案的質量管理,此項方案是建立在總體方案基礎上形成的,對于一些小的審計項目也可以省略此步驟。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利用各種方法、途徑收集的審計證據,以支持審計目標的完成。項目實施證據收集的質量管理。收集的證據必須和審計的目的和要求具有相關性,同一審計證據對不同的審計項目,其結論是不一樣的。審計報告的質量約束。關于談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管理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好壞,根基在每個具體項目的質量管理,如果項目的實施缺乏質量控制,那么導致項目不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由此而帶來的審計風險也是不可估量的,它會影響到整個部門的質量控制,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久而久之,就會使內部審計喪失了它自身的發展空間。
一、項目計劃質量管理
項目計劃,實際也是業務能力評估的一個內容,審計計劃安排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審計部門的績效,所以在安排計劃時,必須建立在對單位的經營情況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歷年審計結果、領導要求等進行安排,而且要量力而行、突出重點。計劃安排的質量高,內審的著眼點就會被領導認可,項目開展就會順利而且成績突出,效益明顯,能夠提高部門的知名度和威信。
二、項目實施的質量管理
項目實施過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必須保證每個環節的質量,特別是對于“隱蔽”工程質量更要以制度進行約束和強化。
1、審計通知的質量控制。通知時間,必須強調要在審計進駐三天前發出,若有特殊情況必須征得領導同意并與被審單位進行解釋說明。審計通知內容必須全面,表述清楚,而且不能超越審計通知的范圍進行審計,通知也是審計的一種文件,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和效力,不能隨意增加或刪減審計內容。審計通知的格式必須統一,通知格式可以根據審計的需要進行設定,但一經確認,就不能隨意變動,每次設定的通知格式至少使用一個審計年度。
2、審計工作方案的質量控制。審計項目總體工作方案的質量,是項目作業的總體安排,是對項目的一個深思熟慮的思考過程,所以高質量的審計方案就會指導審計項目快捷、順利、有序的實施,否則,就會給項目造成審計時間的浪費、項目質量得不到保證的風險。一個完整的審計方案應該包括:項目實施的目的、項目實施的時間要求、人員分工、步驟安排等內容。審計項目具體招生方案的質量管理,此項方案是建立在總體方案基礎上形成的,對于一些小的審計項目也可以省略此步驟。但是對于一個規模比較大的項目必須進行具體方案的設計管理工作,因為它的科學利用,有利于提高審計效率,避免造成審計資源浪費,出現“窩工”現象。分工細致、安排合理的方案的實施,可以使參與項目人員明確任務并指導審計人員按步開展工作,為審計人員素質提高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3、審計工作底稿的質量管理控制。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利用各種方法、途徑收集的審計證據,以支持審計目標的完成。但是證據的收集受很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必須進行規范,強調質量收集的要求和標準才能對審計人員形成有力的“硬約束”。
項目實施證據收集的質量管理。收集的各種證據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提供、記錄,對口頭證據也要進行記錄并復制成書面記錄,由提供證據人確認并通過分析后方可作為審計結論依據。收集的證據必須和審計的目的和要求具有相關性,同一審計證據對不同的審計項目,其結論是不一樣的。
收集的證據必須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事實,不能存在個人主觀臆斷等情況。收集的證據必須體現成本與效益的正相關,如果取得的證據帶來的效益小于付出的成本,那么就要視不同項目進行取舍。
審計工作底稿內容的質量管理。在書寫格式上,必須達到規范統一,并做到規定內容齊全,項目設置符合內部審計準則要求;在內容上,做到規范清晰,敘述簡單明了,審計定性及評價依據充分;在簽字確認上,做到規范整齊,各種公章、名章齊全,使底稿的形成及確認責任清晰、明了。在審計復核上,必須規范復核的內容、要求、依據、辦法,每份底稿都要做到三級復核,確保每份底稿記錄的事實確鑿,被審單位無異議等。
4、審計結論的質量管理控制。審計報告的質量約束。內審部門涉及的監督面廣,審計項目的業務內容就會很寬泛,如果不進行規范,隨意地以每個審計人員的意志為轉移,那么審計報告就不會規范,特別是同類項目的審計報告經常會出現在同一位領導的手上,當領導統閱報告時,就會感受到審計報告內容的雜亂無章。所以對各類審計項目報告的內容必須進行規范。在格式上,標題有統一的規范,具有規范的內容框架等;在評價語言上,使用規定的評價用語,比如在財務收支、內控制度、經濟效益等不同程度要有規范的評價用語,不至于出現評價有失客觀的情況;在建議的提出上,要建立在充分調查基礎上,要切實可行,切記空話套話。[page]
審計決定的質量約束。審計決定,是針對審計查出問題和建議提出的一種結論性文件,它的形成決定了審計成果的誕生,但是能否產生一定的威懾力還要看它的質量。在審計決定的出臺上,有不同的方式,如何做到恰到好處,既能使審計結論得到落實,又能體現審計的威嚴,是很不容易的。不同的問題、不同的處理方式,被審單位接受的心理是不一樣的,所以必須以制度明確審計查出問題以何種方式進行披露,披露面有多大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審計決定的影響力、執行力。
在處理內容上,堅持客觀公正,嚴格處理處罰,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處理適當、評價適度,掌握主動,防范審計風險,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審計處理處罰不僅包括被審計單位,而且要與單位領導成員的考核掛鉤。
各種審計結論的落實——后續審計的質量約束。后續審計是審計報告、決定質量控制實施的關鍵一環,任何項目結論、建議重在落實。提出的建議、收繳的罰款、需調整的賬目如果不落到實處,那么項目的所有程序、付出的勞動都將是徒勞的,無意義的,所以對后續審計必須以制度進行強化,而且不要走形式:在審計結論建議落實上,要進行調查,收集新建議實施的證據,未實施的查清未執行原因,若是建議本身不可行,審計組要進行修正。在處理處罰上,要查閱相關會計及賬簿,不要聽之任之,要落在紙上。在其他問題的整改上也要進行實地調查,有必要的進行重新審計。
三、審計檔案的質量管理控制
審計檔案是審計經驗、業績、責任等的一個積累,是審計歷史的一個濃縮,它所保存的都是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字、圖表、照片、聲像等等的歷史記錄,對今后的內部審計發展具有借鑒意義,所以在檔案的建立、保管、查閱等方面都要形成質量管理制度,以約束檔案的各項管理行為,比如:在檔案的裝訂上,明確責任,實行誰審計誰立卷,審結卷成,而且必須裝訂整齊、規范。在歸檔的內容上,必須規定哪些內容可以歸入檔案,哪些不能歸入,作到歸入檔案的內容必須真實,來源依據充分,經過確認的證據材料。
在歸檔資料的順序上,要有明確的排列規則,作到清晰、規范。在檔案的保管期間,作到按規定日期保管,做到查閱、借閱登記制度,明確檔案內容保密責任等。
四、審計方法的質量管理控制
在審計方法上,應該說是一個比較難控制的項目,但是在部門工作的總體審計思路和在每個審計項目的主要審計領域的審計方法上,必須進行事先的規范和要求,不同的方法取得證據的質量是有很大區別的,效率效果也有很大不同。
從總的審計方法上,明確事后財務收支審計與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審計相結合;手工和賬表審計與計算機和信息網絡審計相結合;監督評價并重,寓監督于服務之中,使內部審計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在具體項目審計方法上,除按照總體審計方法外,要規范哪些項目順查、哪些項目逆查,哪些項目要使用分析性復核等等,在統一思路的指導下,會保證審計項目證據的收集質量和時間進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