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用地的審批流程怎么走

導讀:
建設用地的審批流程怎么走
一般來說一個開發商如果想要購買下城市的一塊地皮以作自己的商業用地的話是需要到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申請與登記的。關于政府的審批過程很多人都不了解。下面就讓大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建設用地的審批流程怎么走的相關內容。
1、預審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權限與項目立項的審批機關級別一致。下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出具初審或審查意見。 廳預審,由省廳作出預審意見。
2、立項建設項目用地單位持國土資源部門出具的預審意見,向項目立項審批機關申請立項。
3、規劃調整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但符合規劃調整條件的,依照法定程序進行規劃調整。
4、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是唯一代表政府負責組織征地的審查報批和具體實施工作部門。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審查報批和組織實施征用土地。
建設用地管理制度包括建設用地的管理、定額、審批、和許可等幾方面的規定。政府職能部門運用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和技術的綜合手段,來配置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各用地單元的用地關系,保證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基本需要,嚴格控制農業用地向非農業用地轉變而采取的各項管理措施,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建設用地管理的主要工作是:
①研究編制各類建設用地的中長期用地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指標,并監督實施;
②依法辦理土地的征用、劃撥,城鎮國有土地的出讓工作和土地使用權轉讓的監督管理;
③清查處理違法用地和違章用地;
④制定、完善建設用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各類規章制度;
⑤組織制定國家建設項目和鄉鎮用地定額指標的編制和實施。建設用地的審批權限一般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來執行。
建設用地一般分為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工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交通設施用地、市政公用設施用地、道路廣場用地、綠地、特殊用地。
建設用地按其使用土地性質的不同,可分為農業建設用地和非農業建設用地;按其土地權屬、建設內容不同,又分為國家建設用地、鄉(鎮)建設用地、外商投資企業用地和其他建設用地;按其工程投資和用地規模不同,還分為大型建設項目用地、中型建設項目用地和小型建設項目用地。
中國的建設用地供應,分為存量和增量兩部分。增量部分,主要通過農地轉為建設用地的供應,即所謂一級市場;存量部分即通過現有土地使用者之間的交易的供應,即所謂二級市場。
存量土地實際被現有土地使用者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