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用地規劃許可證流程

導讀:
建設工程用地規劃許可證流程
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那么關于建設工程用地規劃許可證流程的內容,以下就跟著大律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申報
建設單位或個人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持相關材料到建設項目所在地的轄區規劃所申請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填寫《建設項目報建服務申請表》申報時需附帶以下材料:
1、用地書面申請;
2、村委會或居委會審簽意見;
3、屬出讓轉讓須附送雙方協議及土地權屬證件;
4、國家大中型建設項目或其他特種行業須附計劃立項文件和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二)受理
規劃所收集齊報建材料后,交到規劃報建中心,報建中心核實報建材料,在真實、齊全的情況下,開具《市規劃局建設行政許可受理通知書》,由相應規劃所送交建設單位或個人。
(三)初審
規劃報建中心通知規劃股對已經受理的建設用地項目進行初審。規劃股根據規劃規范要求,通過現場踏勘對項目初步審查,如基本符合規范要求或有爭議的,上報局規劃審批例會集體討論研究,如根本不符合規范要求的,開具《規劃局不予建設行政許可決定書》,由相應規劃所送交建設單位或個人。
(四)測圖
對于規劃股初審通過的建設用地項目,報建中心開具測圖通知單,通知規劃勘測院測繪1:500用地現狀圖。測圖的目的是為規劃設計提供基礎性的地形資料。
(五)設計
報建中心收到規劃勘測院測好的地形圖后,開具規劃設計通知書,通知規劃設計院作平面布置規劃,交規劃股繪制建設用地紅線圖。
(六)審批
每星期五規劃局召開規劃審批例會,對規劃股初審合格后經過測圖、設計的所有建設用地項目進行集體審批。參加審批例會的人員有:規劃局領導班子成員、規劃股全體員工、規劃設計院院長、規劃勘測院院長、執法大隊長、城東城西規劃所所長。
在例會的召開過程中,規劃股工作人員對各用地項目的位置、范圍以及初審情況作一一介紹,對于重大的或有爭議的項目,局領導班子帶領參會人員現場踏勘了解情況,然后分別發表意見和看法,對每一項目的審批都實行集體舉手表決,半數以上同意的才予以審批通過。同時規劃股做好審批例會記錄。對于審批未通過的項目,規劃股開具《規劃局不予建設行政許可證習定書》,由相應規劃所送給建設單位或個人。
(七)收費
對于規劃審批例會,審批通過項目,經過市規劃局、市建設局領導及市政府會管市長在紅線圖上簽字后,曬制成蘭圖,報建中心根據收費標準開出計費通知單交付相應規劃所,規劃所根據計費通知單向建設單位或個人收費。公建項目有五種收費項目,即測量費、放線費、變形觀測費、規劃修建設計費、規劃咨詢費,私建項目有三種收費項目,即測量費、放線費、規劃咨詢費。
(八)發證九、放線
建設單位或個人憑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到土管部門辦好土地證后,到報建中心申請放線,這主要是指大型用地項目或公建項目,也即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需要施放用地紅線,設立用地界限,對于私建用地項目,只需在辦理好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通知書后一次性放線即可。報建中心開具放線通知單,通知規劃所、測繪辦、執法大隊、測繪人員實地放線,由測繪辦填寫放線記錄交付報建中心。
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是同意你對這塊地有使用權后,用于建設項目用地,不能作為它用,是土地建設主管部門審批的,超過一定用地面積需要國務院批準。
2、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是同意你做什么樣的結構和建筑模式,是城市規劃局或建設工程規劃主管部門審批的,它規定了你的建筑規模,是有紅線限制的----包括平面紅線、高程紅線及地下紅線。
3、還有一個證書是土地使用證,它說明你對這塊地有使用權,是土地管理局或土地主管部門審批的。這本證規定你是用于農業、工業、商業還是住房等。以上就是人們講得三證.
(1)建設項目符合城鄉規劃;
(2)以劃撥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有效期內)和有國有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用地的預審意見或其他相關文件;
(3)以出讓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4)取得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部門批準、核準、備案的建設項目;
(5)建設項目涉及環保、城管、國家安全、消防、文物保護等部門的,需提供各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書面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