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可以逃避工傷賠償嗎

導讀:
老板采取逃逸辦法造成工傷者健康惡化或者死亡的,應視為不作為,可以考慮追究刑事責任。需要申報工傷,進行工傷鑒定,確定傷殘等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那么老板可以逃避工傷賠償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因工出差開車發生事故是否工傷因工出差開車發生事故不一定能夠認定成為工傷,對用人單位而言,員工出差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或人身傷害事故等情形,究竟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這個問題應當區分不同情形,不能一概而論。2、員工在出差來回的交通工具上,或者在出差地見客戶、去工作的來回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被暴力襲擊、發生事故下落不明,應當屬于工傷。,那么老板可以逃避工傷賠償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逃避不了,可強制執行。對于逃匿老板,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行政監管。追查到該企業的財產,強制為工傷者索賠。老板采取逃逸辦法造成工傷者健康惡化或者死亡的,應視為不作為,可以考慮追究刑事責任。
二、老板不愿意賠償工傷怎么辦?
如果是雇傭關系,協商不成,直接起訴。如果是勞動關系,則屬于工傷事故。需要申報工傷,進行工傷鑒定,確定傷殘等級。用人單位沒去申請工傷認定,受害人可以通過自己或者是委托親戚為自己申請。《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第二十二條規定: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如果無法私了解決的,工傷處理按以下先后程序進行:
1、先通過勞動爭議仲裁認定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有勞動合同時不需此程序);
2、認定了勞動關系后再申請認定為工傷,包括認定后可能發生的訴訟;
3、做勞動技能鑒定評定傷殘等級(特別注明不是司法鑒定);
4、根據鑒定結果主張工傷賠償,提請仲裁,賠償請求又存在著是否一次性解決即終止用工與否兩種不同的方案,提出不同的主張。
5、首先要做的是受到傷害起1月內由單位進行申報工傷,如單位不申請則由個人自受到傷害起1年內自行申請。
6、傷殘等級需待痊愈后到專業鑒定中心做鑒定,再根據鑒定結果來尋求賠償的具體數額。
{調取一級分類欄目}法律法規
一、《工傷認定辦法》第五條規定
申請人只需提交勞動合同復印件或者其他證明勞動關系的材料,即可認定工傷。
因工出差開車發生事故是否工傷
因工出差開車發生事故不一定能夠認定成為工傷,對用人單位而言,員工出差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或人身傷害事故等情形,究竟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這個問題應當區分不同情形,不能一概而論。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它情形。
對照相關法律規定,通常認為:
1、員工受公司安排或經公司同意到外地出差,出差期間本身屬于工作場所的延伸,即由原來單位的工作場所延伸為出差地工作。員工在出差地因為工作原因外出的時間也屬于工作時間。
2、員工在出差來回的交通工具上,或者在出差地見客戶、去工作的來回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被暴力襲擊、發生事故下落不明,應當屬于工傷。也就是說員工因為接受公司安排外出工作受到傷害,同時傷害非員工本人原因或意愿引起的,屬于工傷。
3、員工在出差來回的交通工具上,或者在出差地見客戶、去工作的來回路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搶救無效死亡。這亦屬于工傷。
4、員工在出差地非直接從事工作期間,因個人原因發生傷害:如在賓館休息期間受到傷害,在出差地自行游玩時受到傷害、與他人因為私事起爭執發生傷害等。在這種情形下,員工因個人原因發生傷害,這不屬于工作原因,不應認定為工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