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可以不請律師,什么案件不需要請律師

導讀:
案件標的額、律師費用、個人經濟能力是否相匹配比如說一個案件標的額只有幾千,找律師代理費用也需要幾千,請了律師代理之后即使勝訴,也有可能得不償失,綜上所述,是否需要聘請律師需要根據案件復雜程度、專業程度、取證困難程度、個人經濟能力等綜合因素去考量,才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因為聘請律師要花一筆費用,往往金額比小案件的涉案金額還高,在當前審理模式下即便勝訴,一般的律師費都不能主張對方去承擔,所以很小標的案件不建議請律師代理。
“我的案子可以不請律師嗎?”
這個問題在小律日常的法律咨詢解答中時常會有小伙伴提起,民事訴訟中對于是否聘請代理律師是沒有強制性要求的。對于是否需要律師,更多是基于當事人自身考慮,那么,如何判斷自己的案子需不需要找律師呢?或者說哪些情況決定自己要不要請律師?
案件標的額、律師費用、個人經濟能力是否相匹配
比如說一個案件標的額只有幾千,找律師代理費用也需要幾千,請了律師代理之后即使勝訴,也有可能得不償失;
其次也要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是否能夠支付其代理費用等因素去考量。
案件有無明確的被告信息、是否存在取證困難等情形
比如說想起訴對方卻只有對方的電話號碼、生日,無法鎖定一個明確的被告、或者案件的關鍵證據自己無法取證需要律師取證,那么這種情況下可以聘請律師。
案件是否存在法律關系復雜、案件專業性很強等情形
比如說案件中的法律關系以及法律事實十分復雜,作為普通人沒有辦法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或者是案件專業性極強,比如涉及外國貿易、外國專利保護等案件,那么這些情況下,可以考慮聘請律師。
請律師的作用和好處
請律師不僅能夠解決朋友普通人取證困難的難題,豐富和充實案件證據鏈,增加勝訴可能性,更能在法律規定內是被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
綜上所述,是否需要聘請律師需要根據案件復雜程度、專業程度、取證困難程度、個人經濟能力等綜合因素去考量,才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
【相關法律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條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二條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條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三十條律師擔任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的,應當在受委托的權限內,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五條受委托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這三種案件完全沒必要找律師
律師是有相關資格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當我們與他人有利益沖突發生糾紛的時候,需要通過訴訟獲得公平公正的裁決,但是一般人所具備的法律知識非常有限,需所以要聘請專業律師為我們辯護。并且還要要考慮請律師的必然性,適時、恰當的聘請律師。哪些情況不需要請律師呢?
1. 案件標的很小,不值得請律師。
如果當事人本身涉及的案件中要主張或被主張的訴訟標的,也就是案件涉及的財產或人身權益價值很小,例如幾百元,幾千元,即便全輸也不至于傷筋動骨,那么這類案件不建議請律師。
因為聘請律師要花一筆費用,往往金額比小案件的涉案金額還高,在當前審理模式下即便勝訴,一般的律師費都不能主張對方去承擔,所以很小標的案件不建議請律師代理。
2. 必輸無疑且沒有其他目的性的案件不用請律師。
有的案件作為被告方,如果是拖欠了對方財物,侵害了對方權益的,一般情況下只要對方起訴必然會敗訴擔責。
對于此類案件,律師能左右爭取的空間不大,可以不用請律師。
但是要注意一點的是,案件是否“必輸”要由專業人士來判斷,至少也要看到以往的類似案例來確認。否則有的看似必輸的案件實際上在律師幫助下能反敗為勝,如果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往往會錯失時機,悔之晚矣。
3. 打官司只是走程序,不在乎輸贏的案件不用請律師。
有的案件就是為了簡單走程序,不追求結果,那么律師的作用無用武之地,不請律師倒能節省成本。
例如在離婚案件中,如果沒有過錯導致感情完全破裂的證據,且對方堅決不同意離婚的情況下,第一次起訴基本都會被法院駁回,可以不用請律師代理,但在此之前咨詢律師弄清流程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