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導讀:
二、訴訟解決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無法通過商議妥協的方式解決時,雙方可能選擇采用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在商議妥協方式無法解決時,雙方被迫選擇了訴訟的方式處理糾紛,總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處理需要雙方以合法、公正、公平的態度進行解決,雙方需要對合同的條款有足夠的了解,并在處理過程中充分尊重對方的意見,遵循誠信、公平、合法、公正的原則,以達成雙方的最終妥協,而施工合同主要涉及工程質量、合同條款執行、工期執行等方面,因此,當合同發生糾紛時,雙方必須嚴格依據合同的約定進行處理。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建筑領域中一份至關重要的合同,無論是承建方還是業主方,都需要在簽定合同時慎之又慎,以免出現后續的合同糾紛。但是,即使是在細致完善的施工合同中,也難以避免出現矛盾和糾紛。
基于此,當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發生糾紛時,該如何處理呢?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該問題下的幾種常見處理方式。
一、商議妥協方案
當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發生糾紛時,首先應該采取商議妥協方案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方式是一種和平、合法、公正、公平的處理方式,可以避免耗費高額的訴訟費用,節約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商議妥協的方式可以通過雙方的協商或者第三方的仲裁來實現。在協商的過程中,雙方應該充分尊重對方的意見,在弄清糾紛的前提下,積極討論可能的解決辦法,并通過適當的讓步達到妥協的結果。
仲裁是指由第三方機構或人員統一對雙方的糾紛進行裁決和調解的方式。仲裁方式不但合法、公正、公平,而且可以有效減少雙方之間的爭端,避免矛盾進一步擴大。因此,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出現時,也可以嘗試選擇仲裁方式進行處理。
二、訴訟解決糾紛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無法通過商議妥協的方式解決時,雙方可能選擇采用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方法需要通過司法機構的裁決來解決爭議,一般情況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在進行訴訟前,業主方需要提出起訴,訴狀一般應包含下列內容:案由、事實、請求、依據等四個方面;而承建方需要準確把握相關證據和法律條文,以立法依據。
三、具體案例分析
2018年冬季,XX公司參與某城市體育場的施工工程,雙方簽訂施工合同,合同金額為500萬元。因為履行合同中出現質量、款項、工期等多方面問題,致使雙方出現糾紛,最終導致合同無法順利履行。
在商議妥協方式無法解決時,雙方被迫選擇了訴訟的方式處理糾紛。在訴訟中,XX公司指稱其在工期內完成了標準化施工,符合相關標準,但由于業主方缺乏工程設計能力,導致工程實現不到位,最終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業主方則認為,其支付了全部的施工款項,但工程質量未能達到合同標準。
經過庭審,法院認為XX公司施工存在不規范行為,并判決該公司賠償業主方280萬元。
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均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進行了相關規定。
根據合同法,合同達成后,雙方必須履行自己的義務,如果任何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則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而施工合同主要涉及工程質量、合同條款執行、工期執行等方面,因此,當合同發生糾紛時,雙方必須嚴格依據合同的約定進行處理。
在建筑法中也對按照合同履行建設工程的過程、材料、質量等作了規定。該法中還專門進行了工程質量管理的規范,建議在施工中應認真履行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并設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構,對所建的房屋、構筑物、設備等進行質量檢測。
總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處理需要雙方以合法、公正、公平的態度進行解決,雙方需要對合同的條款有足夠的了解,并在處理過程中充分尊重對方的意見,遵循誠信、公平、合法、公正的原則,以達成雙方的最終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