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的解決方法

導讀:
合同違約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守護方有權要求違約方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合同違約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守護方有權要求違約方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合同違約的解決方法是什么對于一方違約,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要求對方繼續(xù)履行合同。違約方必須承擔法律義務;2、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特別是在沒有損害的情況下,通過約定違約金,可以對違約方進行法律制裁;3、定金責任。要求對方賠償損失;4、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的數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
1、繼續(xù)履行。即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構成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要求對方承擔繼續(xù)履行合同債務的違約責任;
2、采取補救措施。雙方當事人鑒定合同后,一方有違約行為,而合同中約定不明確無法判定違約責任的情形,受害方可以選擇更換、退回、另外協(xié)商約定或者賠償等方式來補償;
3、賠償損失。違約的一方應當依法賠償受害方相應違約責任;
4、定金責任。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義務,另一方可以依法要求返還雙倍定金;
5、違約金責任。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條款中,應明確違約責任的賠償責任,不履行一方必須賠償相應違約金。
(一)采取自救手段,維護自身利益。依規(guī)定,對于預期違約,守約方依此享有合同解除權,可單方解際合同,并可請求對方賠償損失。此規(guī)定比較適合明示毀約。但對于默示毀約而言,因恐難以掌握對方違約的確切證據,故守約方不宜而采取解除合同措施,可參照規(guī)定,中止合同履行或中止合同履行或履行準備,以避免擴大自己的經濟損失;立即通知對方當事人在預期間內提供適當的履行擔保。若對方當事人在處理期間內不能提供適當擔保,應視為對方明示毀約,此時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此種自助措施與行使不安履行抗辯相似。
(二)尋求司法救濟,追究對方違約責任。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違約,對方可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此種措施,對于明示毀約易于操作;但對于默示毀約,守約方須掌握對方預期違約的確切的證據后方可訴諸法律,否則,將因證據不力反而于己不利。
(三)持合同的效力,等待對方履行。當一方預期違約,對方可堅持合同的效力,要求或等待對方到期履行合同,以靜觀對方的態(tài)度是否有所變化,然后決定是否采取相應措施。對于明示毀約,守約方應明確要求對方撤回毀約的思表示,而不能一味地坐等對方履行,以免擴大損失。對于默示毀約,守約方一時無確切證據證實對方毀約,可等待對方到期是否履行;若對方到期不履行,可依實際違約中的不履行情形追究其違約責任,或者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