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合同詐騙要承擔什么責任?

導讀:
一旦被發現,相關人員將面臨刑事和民事責任的追究。
參與合同詐騙是一種非法行為,嚴重危害了市場經濟秩序和合同誠信原則,一旦被發現,相關人員將面臨刑事和民事責任的追究。下面就參與合同詐騙的責任進行詳細闡述,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責任。
一、刑事責任
在我國,合同詐騙屬于詐騙罪的范疇,參與合同詐騙者屬于共同犯罪,因此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詐騙罪的最高刑期是十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于不同的案件情況,判決結果也會不同。如果參與合同詐騙者主觀上認識不充分,比如并不知道合同屬于詐騙,則可以依法從輕處罰;如果是詐騙金額較小,還可以減輕判決。反之,如果惡意詐騙或者情節特別嚴重,刑事處罰就會更重。
二、民事責任
除了承擔刑事責任外,參與合同詐騙還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被騙的一方可以向合同詐騙者要求返還已經支付的款項,并要求賠償因此產生的其他損失和費用。
如果合同詐騙情節較為嚴重,如有惡意欺詐的情況,被騙一方還可以主張精神損失賠償。
三、連帶責任
參與合同詐騙的人員之間還存在著連帶責任。這種連帶責任不僅適用于合同詐騙案件,也適用于其他違法行為。具體來說,若多個人合作實施詐騙行為,被騙的一方可以向任何一方要求賠償,而要求的賠償額度,則由參與違法行為的每一名人員分攤。
總之,參與合同詐騙是一種非法行為,因此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連帶責任。更為重要的是,要時刻保持合法合規,堅守誠信原則,使得市場秩序得以正常運行,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