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后會被怎樣判刑

導讀:
我國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情況,主要是罌粟,少數地區也種植大麻;2、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明知是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而非法種植且數量較大,或者經公安機關處理后又種植,或者抗拒鏟除的行為。
一、認定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后會被怎樣判刑
1、本罪的對象是毒品原植物,即用來提煉、加工成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嗎啡、可卡因等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原植物。我國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情況,主要是罌粟,少數地區也種植大麻;
2、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明知是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而非法種植且數量較大,或者經公安機關處理后又種植,或者抗拒鏟除的行為。與其有關的文件有《麻醉藥品管理條例》;
3、法律依據:《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條【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強制鏟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
(一)種植罌粟五百株以上不滿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較大的;
(二)經公安機關處理后又種植的;
(三)抗拒鏟除的;
非法種植罌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非法種植罌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本罪構成情況的怎么認定
1、種植數量較大,按照本條規定,種植罌粟五百株以上不滿三千株即為數量較大,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較大,按照一定比例來認定,一般情況下,二百五十株相當于鴉片五百株,一千五百株相當于鴉片三千株,數量較大按二百五十株以上不滿一千五百株為標準。各地可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適合本地的標準;
2、經公安機關處理后又種植的,是指行為人在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處罰或強制鏟除后,又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原則上都應以犯罪論處。如再次種植的數量很小,也可以不作為犯罪論處,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以前已作過行政處理的毒品原植物的株數不再累計計算;
3、抗拒鏟除,是指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行為人,采取暴力、暴力相威脅、脅迫或者其他強制手段足以妨礙主管機關鏟除毒品的行為,如果采用輕微的抗拒行為,軟磨硬泡、言語謾罵等方式不足以妨礙主管機關鏟除的,應采用行政處罰的方式,而不應以本罪論處;
4、對于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行為,應當基于上述規定的構成要件和相關標準來進行處理,特別是涉及到當事人的因違法的情況造成了嚴重的犯罪事實后果的,如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的,是需要從嚴進行處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