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借款給個人的規定

導讀:
很多個人,由于自己的資金出現了某種情況,會向自己工作的公司借款。公司借款,涉及到整個公司的財物支出與使用,因而是不能由一個人隨隨便便決定的,需要根據公司章程規定的流程辦事。那么,公司借款給個人的規定是什么?
公司借款給個人的規定
公司可以將資金出借給個人。
《公司法》規定公司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所以對于符合公司章程規定或者經過股東會、股東大會的同意,可以將公司的資金借貸給他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對法院審理的民間借貸進行了定義,明確民間借貸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
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訴訟時效是權利經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產生權利喪失的制度。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對于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即三年。
一、印花稅
不涉及,在印花稅稅目表中,借款合同是指包括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出借方無論是公司或是個人,不是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因此,民間借貸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二、增值稅
2.1、不計息
個人借款給公司,無息方式,不繳稅;
公司借款給個人,屬于和日常經營有關的借支,如差旅費備用金借支,不繳稅;
公司劃款給股東個人和家庭成員,企業其他人員和生產經營無關的借款,在借款年度終了后未歸還的借款,按照同期同類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2.2、計息
個人借款給公司,按照約定利息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公司借款給股東個人和家庭成員,企業其他人員和生產經營無關的借款,在約定利息不低于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下,按照約定利息計算增值稅;低于同業標準,可以核定按照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增值稅。
提醒事項:個人借款給公司,這個對公司有利,可以免息或者低于同期利率,公司是法人單位,不能低于同期利率。
三、企業所得稅
公司借款給股東個人和家庭成員和企業其他人員,在借款年度終了后未歸還的借款,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需要視同銷售收入。
四、個人所得稅
4.1 個人借款給公司
有計息,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稅率20%,在開具增值稅發票時,一同繳納;
4.2 公司借款給個人
1)個人投資者從投資的企業借款,期限超過一年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借款,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稅率20%。
2)企業其他人員向企業借款用于購買房屋及其他財產,將所有權登記為企業其他人員個人,且借款年度終了后未歸還借款的,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五、其他事項
剛剛我們提及無息借款或低于同期利率,對于民間借貸中高于同期利率的情況,是否有最高金額限制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借貸行為發生在2020年8月20日之后的雙方約定的利率不能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
前款所稱“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借貸行為發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前的,可參照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確定受保護的利率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