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債權人參與分配怎么處理

導讀:
同一被執行人的其他金錢債權人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視為申請參與分配;向其他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其他法院通知主持分配的法院的,或者在登記機關辦理了輪候查封的,也視為參與分配申請。其他執行法院已經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財產,在其已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發出通知后,或者案件的申請執行人已經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申請參與分配后,應當移交給主持分配的法院進行統一分配。那么多個債權人參與分配怎么處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同一被執行人的其他金錢債權人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視為申請參與分配;向其他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其他法院通知主持分配的法院的,或者在登記機關辦理了輪候查封的,也視為參與分配申請。其他執行法院已經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財產,在其已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發出通知后,或者案件的申請執行人已經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申請參與分配后,應當移交給主持分配的法院進行統一分配。關于多個債權人參與分配怎么處理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多個債權人參與分配怎么處理
為保障人民法院及時、有效地處理執行程序中多人對同一被執行人財產參與分配問題,公平保護各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參與分配定義)被執行人因金錢請求權而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變價處理過程中,被執行人的其他金錢債權人可以申請參加此執行程序,就被執行人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主張受償分配的執行活動。
第二條(主持分配的執行法院)參與分配由在先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法院主持進行。在先查封、扣押、凍結為訴訟保全,且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由首先進入終局執行程序的法院主持分配,在先保全查封、扣押、凍結的法院應當將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交由主持分配的法院處理。
第三條(可申請參與分配的債權人資格)除在先保全財產且已經起訴的債權人外,其他債權人參與分配須取得執行依據。對執行標的物依法享有擔保物權或者其他優先權的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不以有執行依據或者起訴為限;執行法院經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進行現狀調查后,應當通知已知的擔保物權人或者其他優先權人參與分配。此類債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采取公告的方式通知。公告的期間為30日,公告期限屆滿,視為已經通知。對執行標的物有擔保物權或者其他優先權的債權人因未收到通知而未參與分配的,可以請求撤銷執行法院所為的清償或者分配。
第四條(參與分配申請)其他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應當向主持分配的法院提出參與分配申請書,并提供相應的權利證明文件。已經起訴且進行財產保全,但尚未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還應當提供其訴訟已經受理及在先保全財產的證明。同一被執行人的其他金錢債權人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視為申請參與分配;向其他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其他法院通知主持分配的法院的,或者在登記機關辦理了輪候查封的,也視為參與分配申請。其他金錢債權人也可以自行向主持分配的法院另行申請。
第五條(申請參與分配的截止日期)已經開始的執行程序中,只有一個申請執行人主張權利的,其他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截止日期,為執行價款支付給申請執行人的前一日,或者執行標的物因以物抵債而將產權轉移給申請執行人的前一日。產權轉移的時間以執行法院的裁定生效日期為準。已經開始的執行程序中,已有多個申請執行人參與分配的,其他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截止日期,為分配方案首次送達各申請執行人之前一日。其他債權人在前兩款規定的期限內未申請參與分配的,視為放棄本次的參與分配,但可以就本次分配后的余額受償。
第六條(追加查封和財產移交分配)主持參與分配的法院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可以在所有參與分配的債權數額范圍內,追加查封、扣押、凍結。其他執行法院已經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財產,在其已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發出通知后,或者案件的申請執行人已經向主持分配的法院申請參與分配后,應當移交給主持分配的法院進行統一分配。
第七條(分配順序)執行所得價款應當首先扣除參與分配的各債權人的執行費用,余額用于清償。其中財產保全的費用應優先于其他執行費用扣除。有擔保物權人和其他優先權人參與分配的,其債權優先于普通債權受償。數個擔保物權和其他優先權同時存在的,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其受償順序。擔保的債權未屆清償期的,在分配時應當優先預留其相應的份額。普通金錢債權人的分配,按照各債權數額的比例平等分配。
第八條(涉及行政機關職權的案件)在執行過程中,稅務、工商、海關等行政執法機關對執行標的物主張國家稅收款、行政處罰款的,應當向主持分配的法院提出,由主持分配的法院按照參與分配程序和清付順序作出決定。
第九條(刑事追贓)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屬于被害人的款物即系贓款、贓物的,應當優先進行刑事追繳。被執行人從贓款、贓物占有人處善意有償取得的款、物,或者刑事被告人的錢、物,因投資經營而由被執行人占有、使用的,不屬于贓款、贓物,被害人對該部分款、物主張權利的,按照普通金錢債權清償。
第十條(罰款、財產刑)對同一被執行人同時執行民事債權、行政罰款、司法罰款或者刑事罰金、沒收財產的,民事債權優先受償。
第十一條(已起訴的債權人的受償數額)已經起訴且在先保全但尚未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應當以其訴訟請求的債權額為限參與分配。執行法院在分配時,應當將該債權人所主張的債權應受分配的數額予以提存,待該債權確定后再交付給該債權人。前款債權人在分配終結后經生效法律文書確定其敗訴,而其他參與分配債權人未受足額清償的,所提存的款項應當追加分配給其他參與分配債權人;其他參與分配債權人已受足額清償的,所提存的款項或者余額部分應當分配給申請參與分配的截止日期之后提出參與分配申請的債權人。對剩余款項無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應當將該款返還被執行人。
第十二條(分配方案的形成)執行標的物變價后,主持分配的法院應當制作書面分配方案,并于分配日期七日前送達各債權人和被執行人。債權人與被執行人在收到方案后七日內未提出異議的,按照該方案分配。債權人之間自行達成分配協議的,應當按照該協議方案進行分配。
第十三條(分配方案的內容)分配方案應當記載下列事項:(一)當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二)可供分配款項總額;(三)債權總額、各債權人的債權額及各債權的性質、參與分配的依據;(四)分配順序及各債權受分配的比例和數額;(五)分配方案制作及實施分配的日期;執行員應當在分配方案上簽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