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認定是借款還是不當得利

導讀:
怎樣認定是借款還是不當得利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資的行為是屬于民間借貸,而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取得利益,對他人利益造成損失的行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在有息借貸中,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不得超過年利率36%,即不得放高利貸。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否則不受法律保護。那么怎樣認定是借款還是不當得利。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怎樣認定是借款還是不當得利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資的行為是屬于民間借貸,而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取得利益,對他人利益造成損失的行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在有息借貸中,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不得超過年利率36%,即不得放高利貸。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否則不受法律保護。關于怎樣認定是借款還是不當得利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怎樣認定是借款還是不當得利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資的行為是屬于民間借貸,而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取得利益,對他人利益造成損失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民間借貸應注意哪些問題
1、要克服情面關,雙方簽訂借款合同,或讓借款人出具借款借據。
民間借貸多存在于為親友、熟人之間,基于出借人與借款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關系,往往礙于情面,不好意思讓借款人出具借款手續或定借款合同。因沒有書面的借款證明,從法律的角度看,這樣的借款是沒有償還保證的,如果借款人不誠信還款或雙方因親友關系發生變化,必然會給出借方追要借款帶來困難。
2、對利息的約定要合法。
在民間借貸中,借貸雙方最容易出現矛盾的是利息問題,對此法律有明文約定:
借貸雙方對有無利息約定發生爭議,有不能證明的額,可以參照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當事人約定了利率標準發生爭議的,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有息借貸中,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不得超過年利率36%,即不得放高利貸。
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否則不受法律保護。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條【不當得利】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