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應當如何認定與處罰?共犯中止如何認定?

導讀:
按照這樣的觀點理解犯罪行為就應當認為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完全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應當按照犯罪中止論處。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按照這樣的觀點理解犯罪行為就應當認為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完全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應當按照犯罪中止論處。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關于犯罪中止應當如何認定與處罰?共犯中止如何認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般我們在法律上是鼓勵犯罪中止的犯罪中止包括自動放棄犯罪和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有的犯罪分子可能在犯罪預備的階段時就停止的犯罪活動這種我們一般稱為主動放棄犯罪若在犯罪實施過程中停止了犯罪行為則為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一、犯罪中止應當如何認定
我國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據這一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犯罪中止包括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兩種。
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在犯罪實行過程中自動放棄實施或者繼續犯罪。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態。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具有下列特征
1、必須是在犯罪預備或者犯罪實行過程中放棄犯罪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條件如果犯罪行為已經完成并達到既遂狀態則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因此一般認為犯罪既遂以后自動返還原物或者自動賠償損失的行為如盜竊犯在盜竊他人財物后又將竊取的財物歸還原主或者貪污犯貪污公款后又秘密退還公款的都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只能以犯罪既遂論處。其自動返還贓物的行為只能在量刑時作為酌定情節予以考慮。
2、必須是自動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的實質性條件首先必須要求行為人自認為能夠繼續實施。其次認定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還必須要求確實是出于行為人本人的意志而自動放棄犯罪而不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主客觀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3、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所謂徹底放棄犯罪是指行為人徹底打消了繼續并完成犯罪的念頭徹底放棄實施自認為可以繼續實施并完成的犯罪行為。
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實施完畢犯罪以后犯罪結果出現之前自動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結果發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態。
二、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的定性
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是指行為人實施了足以導致法定犯罪結果出現的第一次侵害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得逞在能夠重復實施同一性質的侵害行為并造成預期的犯罪結果的情況下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動放棄繼續實施侵害行為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態。對于這種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應當如體定性有的主張按犯罪未遂論處有的主張按犯罪中止論處有的主張具體分析、區別對待。
我們認為在討論如何對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定性時應當把犯罪行為理解為一個行為整體一個由多個具體動作或者數個單獨行為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發展過程。按照這樣的觀點理解犯罪行為就應當認為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完全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應當按照犯罪中止論處。
三、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
關于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各國有無罪說、不罰說和折中說之分目前各國立法例多采取對中止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做法。
我國刑法對中止犯采取必減免主義。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這一規定對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為沒有實際造成損害結果則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為造成了一定損害結果的則應當減輕處罰。這體現了我國刑法對犯罪中止行為的肯定和鼓勵。
四、共犯中止如何認定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犯罪的行為。應當視情況區別對待
1、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
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2、在復雜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應認定為未遂的教唆幫助犯有一定的從屬性實行犯中止犯罪幫助犯不知道對其應按照犯罪預備認定反過來教唆犯、幫助犯要中止犯罪對教唆犯來講必須阻止實行犯實施犯罪使實行犯打消犯罪的念頭才構成中止而幫助犯應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幫助行為對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3、中止犯如果向有關機關報告司法機關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應認定為中止。
猜您還想知道
◆如何認定犯罪中止造成的損害
◆犯罪中止形態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