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預備中止處罰嗎

導讀:
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當出現了這兩種情形之一的時候均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犯罪預備的中止標志著犯罪人實行對應犯罪的犯意消滅但是犯罪人并不當然停止犯罪在一種犯罪預備階段發生犯罪中止后可能又會發生另一種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關于犯罪預備中止處罰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三條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
1、犯罪預備的中止即停止預備犯罪犯罪人不再繼續為實行犯罪做準備。
2、犯罪預備階段進行到犯罪實行階段的中止即沒有按照預備的犯罪形式繼續實施犯罪。
當出現了這兩種情形之一的時候均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犯罪預備的中止標志著犯罪人實行對應犯罪的犯意消滅但是犯罪人并不當然停止犯罪在一種犯罪預備階段發生犯罪中止后可能又會發生另一種犯罪預備。
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
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
有關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認定應當嚴格按照法律上規定的條件來進行認定特別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上如果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那么可能導致對犯罪預備的相關情況認定的錯誤具體情況下可以向司法機關咨詢相關情況的認定避免出現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二條ensp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四條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