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屬于共同犯罪嗎

導讀:
如果教唆行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被教唆的犯罪行為即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則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該教唆犯便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或簡稱為共犯教唆犯。如果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教唆行為但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在教唆犯只有一人的情況下則無共同犯罪可言該教唆犯就是單獨教唆犯。
如果教唆行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被教唆的犯罪行為即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則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該教唆犯便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或簡稱為共犯教唆犯。如果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教唆行為但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在教唆犯只有一人的情況下則無共同犯罪可言該教唆犯就是單獨教唆犯。關于教唆犯屬于共同犯罪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教唆犯屬于共同犯罪嗎
教唆犯不都是共同犯罪人這個問題需要由共犯人的分類來回答
按照共犯當中犯罪人的作用為標準劃分共犯人可以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
按照共犯當中犯罪人的分工為標準劃分共犯人可以分為實行犯、組織犯、幫助犯和教唆犯。
教唆犯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從定義上看其教唆的行為必須是針對一定的對象而言的該對象需要符合一般的主體資格且并無犯罪意圖如果被教唆的人事先已有犯意教唆人的教唆只是加強了其犯罪的決意那么教唆人只能構成幫助犯但仍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主體不適格或是對所犯的罪并不知情那么教唆人只能構成間接實行犯即間接正犯按實行犯論處被教唆的對象視為工具對待一般不構成犯罪故此處由于缺乏意思聯絡不成立共同犯罪
被教唆的人如果沒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人仍然成立教唆犯獨立的教唆犯這就是理論上的教唆未遂按未遂犯的處罰原則處罰。
由于教唆犯一般在共同犯罪的犯意形成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實踐當中多按主犯處理但若是兩人以上實施教唆的也可以存在起次要作用的教唆犯亦即教唆犯的從犯至于教唆犯能否成立脅從犯學界尚有爭議。
二、教唆犯的構成條件有哪些
1、就教唆對象而言必須是教唆達到法定年齡、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人。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
2、就客觀方面而言必須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即教唆行為。教唆行為的實質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被教唆的犯罪行為即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則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該教唆犯便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或簡稱為共犯教唆犯。如果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教唆行為但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在教唆犯只有一人的情況下則無共同犯罪可言該教唆犯就是單獨教唆犯。
3、教唆行為的方式沒有限制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示意性的動作如使眼色、做手勢。教唆行為的方法也沒有限制如勸告、囑托、哀求、指示、引誘、慫恿、命令、威脅、強迫等等。但如果威脅、強迫導致被教唆者完全喪失意志自由時則成立間接正犯。教唆行為必須是唆使他人實施較為特定犯罪的行為讓他人實施所謂不特定犯罪的難以認定為教唆行為。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較為特定的犯罪即使該犯罪的對象還不存在而是以出現對象為條件的也不失為教唆行為。例如教唆懷孕婦女在分娩后殺死嬰兒的也成立教唆行為。另一方面教唆行為的成立不要求行為人就具體的犯罪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等做出指示。
4、就主觀方面而言必須有教唆故意。從故意形式上說共犯教唆犯的成立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單獨教唆犯的成立一般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持間接故意唆使他人犯罪而他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時行為人不成立教唆犯。
三、共同犯罪主體條件
共同犯罪成立的主體條件是兩人以上。這里要注意準確對人的理解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規定的作為犯罪主體條件的人不僅包括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單位等法律擬制的人。具體而言即包括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所構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兩個以上的單位所構成的共同犯罪還包括單位與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構成的共同犯罪后兩種情況可稱之為單位共同犯罪對其處理既要根據總則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也要考慮關于單位犯罪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