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履行合同會有什么后果

導讀:
在司法實踐中,延遲履行合同分為給付延遲、受領延遲、瑕疵給付和加害給付這四種。其中給付延遲的法律后果體現在支付違約金或賠償因遲延償付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若遲延給付造成債權人喪失履行利益的,債權人可依《合同法》第94條規定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等方面。那么延遲履行合同會有什么后果。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在司法實踐中,延遲履行合同分為給付延遲、受領延遲、瑕疵給付和加害給付這四種。其中給付延遲的法律后果體現在支付違約金或賠償因遲延償付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若遲延給付造成債權人喪失履行利益的,債權人可依《合同法》第94條規定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等方面。關于延遲履行合同會有什么后果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延遲履行合同會有什么后果?在司法實踐中,延遲履行合同分為給付延遲、受領延遲、瑕疵給付和加害給付這四種。其中給付延遲的法律后果體現在支付違約金或賠償因遲延償付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若遲延給付造成債權人喪失履行利益的,債權人可依《合同法》第94條規定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等方面。
一、給付遲延
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后,能夠履行而無正當理由未能按期履行的行為。其構成要件為:須有合法債務存在;履行須可能;未按期履行;遲延履行無正當理由。
給付遲延依法應承擔如下法律后果:
1、支付違約金或賠償因遲延償付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若遲延給付造成債權人喪失履行利益的,債權人可依《合同法》第94條規定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
2、對在遲延期間因不可抗力造成標的物毀損丟失的,債務人依法承擔履行不能的責任,并不得以不可抗力為由主張負責。但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若債務人能夠證明即使其不遲延給付也會發生標的物毀損丟失的,則可免責;
3、符合《合同法》第63條規定的情況,承擔交易價格風險責任。
二、受領遲延
即債權人在債務人于履行期內履行時無正當理由未能及時接受債務履行的行為。其構成要件為:
1、須有合法債權存在;
2、債務人已按期做出實際履行,且履行適當;
3、債權人未按期接受履行;
4、債權人遲延受領無正當理由。
債權人遲延受領,依法應向債務人支付違約金或賠償因遲延受領而給債務人造成的損失,如保險費.提存費.運輸費等;若為金錢給付義務,債務人可停止支付受領遲延期間的債務利息;符合《合同法》第63條規定的情況,債權人還應承擔交易價格風險責任。
三、瑕疵給付
即債務人雖履行了債務,但履行標的有缺陷,以致減少或喪失該履行標的價值或效用,致使債權人的履行利益未能得以充分的實現的行為。瑕庇給付的法律后果為:
1、債權人有權拒絕受領,標的瑕庇能夠補正的,債權人可依《合同法》第111條的規定根據標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合理要求對方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并因此而不負遲延受領的責任;
2、因瑕庇補正而致債務人遲延履行的債務,應承擔遲延給付的責任;
3、依《合同法》第112條的規定,債務人采取補救措施后,債權人還有其他損失的,債務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4、標的瑕庇不能補正或雖能補正,但對債權人已無實際利益的,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即退貨,并要求賠償損失;⑤經債權人催告債務不為補正的,債權人可請求法院判令了強制執行。
四、加害給付
即因債務人的不正當履行造成債權人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損失的行為。如債務人交付有傳染病的家畜,致使債權人其他家畜感染死亡等。《合同法》對加害給付未做具體規定,但《產品質量法》等法律對此有明確規定。加害給付的法律后果為: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其損失無論是人身損害還是財產損失,無論是實際利益還是可得利益,債務人均應賠償。此外,加害給付,一般易形成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重合,當事人可依其實際情況選擇對方當事人承擔相應責任。
(原標題:延遲履行合同會怎么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