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風險需要防范的幾個要點

導讀:
合同不完備,必要條款缺失,導致合同履行和糾紛發生后無約可依。此類糾紛的處理重在預防,即通過前期合同的審查,對貨物質量標準進行詳細的約定,封樣保存來規避風險。(三)合同主體欺詐風險為了追求利潤,許多組織采取各種欺詐的手法,制造主體合法、真實的假相,達到簽約(欺詐)的目的,嚴重干擾了市場秩序。此類風險,一般采取三階段全方位風險控制來最大限度的維護顧問單位的權益。那么合同風險需要防范的幾個要點。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合同不完備,必要條款缺失,導致合同履行和糾紛發生后無約可依。此類糾紛的處理重在預防,即通過前期合同的審查,對貨物質量標準進行詳細的約定,封樣保存來規避風險。(三)合同主體欺詐風險為了追求利潤,許多組織采取各種欺詐的手法,制造主體合法、真實的假相,達到簽約(欺詐)的目的,嚴重干擾了市場秩序。此類風險,一般采取三階段全方位風險控制來最大限度的維護顧問單位的權益。關于合同風險需要防范的幾個要點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合同不完備,必要條款缺失,導致合同履行和糾紛發生后無約可依。常見的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條款;
2、標的條款;
3、數量條款;
4、質量條款;
5、價款或者報酬條款;
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條款;
7、違約責任條款;
8、解決爭議。
(二)貨物質量糾紛
在簽訂買賣合同時,賣方出示真實的質量較高的樣品,而在履行時卻代以質量低劣的偽次品。
此類糾紛的處理重在預防,即通過前期合同的審查,對貨物質量標準進行詳細的約定,封樣保存來規避風險。貨物質量的約定應當注意以下內容。
1、根據合同標的的性質選擇適當的表示質量的方法;
2、依法明確質量標準;
3、明確規定質量驗收的內容;
4、明確規定對標的質量提出異議的期限和方式;
5、必要時明確規定供方對標的質量負責的條件、范圍和方式。
(三)合同主體欺詐風險
為了追求利潤,許多組織采取各種欺詐的手法,制造主體合法、真實的假相,達到簽約(欺詐)的目的,嚴重干擾了市場秩序。
(四)貨款拖欠風險
貸款拖欠糾紛在辦理的糾紛中最為常見,糾紛原因有因合同約定付款不明、當事人履約能力不足、違約成本低等。
此類風險,一般采取三階段全方位風險控制來最大限度的維護顧問單位的權益。
1、事先預防,完善合同的審批制度、審查制度。
2、事中控制,即合同履行中一旦發現對方有逾期付款或其他違約行為,就應及時采取對應措施,以免延誤時機。
3、事后補救措施,一旦發現貨款無法按期收回及催討有困難,應分析對方拖延或拒付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需要仔細留意合同中的條款與約定的條款是否有所出入,合同的必備條款如履行方式、履行期限和違約條款等是否齊全,如有口頭的約定條款,最好也在合同中寫清楚,維護好個人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責任編輯: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