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

導讀:
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應注意解決可能出現的路基盆形沉降、失穩和路橋沉降差等問題。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前,應做好施設計,并報送有關部門批準后開工。軟基施工應根據需要修筑地基處理試驗路段。軟土、沼澤地區下層路堤,應采用滲水材料填筑;路堤沉陷到軟土泥沼中部分,不得采用不滲水材料填筑,其中用于砂礫墊層的最大粒徑不應大于5cm,含泥量不大于5%。軟土地段路基應安排提前施工。那么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應注意解決可能出現的路基盆形沉降、失穩和路橋沉降差等問題。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前,應做好施設計,并報送有關部門批準后開工。軟基施工應根據需要修筑地基處理試驗路段。軟土、沼澤地區下層路堤,應采用滲水材料填筑;路堤沉陷到軟土泥沼中部分,不得采用不滲水材料填筑,其中用于砂礫墊層的最大粒徑不應大于5cm,含泥量不大于5%。軟土地段路基應安排提前施工。關于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應注意解決可能出現的路基盆形沉降、失穩和路橋沉降差等問題。
軟土、沼澤地區路基施工前,應做好施設計,并報送有關部門批準后開工。
軟基施工應根據需要修筑地基處理試驗路段。
路堤填筑前,應排除地表水,保持基底干燥,淹水部位填土應由路中心向兩側填筑,高出水面后,按要求分層填筑并壓實。
軟土、沼澤地基應根據軟土、淤泥的物理力學性質、埋層深度、路堤高度、材料條件、公路等級等因素分別采取置換土、拋石擠淤、超載預壓、反壓護道、滲水及灰土墊層、土工織物、塑料排水板、碎石樁、輕質路堤、深層加固等措施。為加強效果,各項措施可配合使用。
軟土、沼澤地區下層路堤,應采用滲水材料填筑;路堤沉陷到軟土泥沼中部分,不得采用不滲水材料填筑,其中用于砂礫墊層的最大粒徑不應大于5cm,含泥量不大于5%。
填筑路堤用土宜設置集中取土場,必須在兩側取土時,取土坑內緣距坡腳距離,填高2m以內的路堤,不得小于20m;填高5m以上的路堤,宜大于40m。
路橋銜接部位:路堤與錐坡填土應同步填筑;碾壓不易到位邊角處,宜用小型夯壓機械按要求夯壓密實;填料宜采用滲水性土;分層碾壓厚度控制為15cm。
軟基填筑路堤,分層及接茬宜做成錯臺形狀,臺寬不宜小于2m。
軟土地段路基應安排提前施工。路堤完工后應留有沉降期,如設計未規定,則不應少于6個月,沉降期內不應在路堤上進行任何后續工程。
修筑路面結構之前,路基沉降應基本趨于穩定,地基固結度應達到設計規定值。
軟土段填筑路堤要做好必要的沉降和穩定監測,并嚴格控制施工填料和加載速度。
監測沉降板應安裝在路中心線,縱向間距宜為200m,對于橋頭引道路堤,應安裝在路中心線和兩側路肩邊緣線上,第一塊沉降板距橋臺背10m處開始,其余宜以50m間隔設置。
路堤填筑過程中每填一層應進行一次監測,路基加載速度應控制水平位移量每晝夜不宜超過0.5cm,沉降量不大于1.5cm,超過時即應暫停填筑,等沉降及位移量小于規定值后再繼續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