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質量控制點

導讀:
1.2.2.3鋼筋籠制作嚴格按設計加工,主筋位置用鋼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離。那么建筑施工質量控制點。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2.2.3鋼筋籠制作嚴格按設計加工,主筋位置用鋼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離。關于建筑施工質量控制點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人工挖孔樁基礎質量控制點
1.1成孔質量控制:
1.1.1樁位定位質量控制,根據建設單位的測量基準點和測量基線放樣定位,經監理復核,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孔樁中心。
1.1.2垂直度質量控制,且底部擴大段要按設計挖成圓臺狀,保證尺寸。
1.1.3孔樁護壁質量控制,采用砼護壁,一般每節高度以60cm,厚度15cm為宜,混凝土等級與樁一致。采用磚護壁,凈距不小于設計樁徑。
1.2成樁質量控制:
1.2.1清孔質量控制:孔壁、孔底必須清理干凈,孔底無浮渣,孔壁無松動,有地下水則要設泵坑排水。
1.2.2鋼筋籠制安質量控制:
1.2.2.1鋼筋進場要驗收,要有質保單,并要求作力學性能試驗和焊接試驗,有條件的監理單位應作平行試驗,合格后才能啟用。
1.2.2.2焊條要有質保單,型號要與鋼筋的性能相適應。
1.2.2.3鋼筋籠制作嚴格按設計加工,主筋位置用鋼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離。
1.2.2.4鋼筋保護層用水泥砂漿塊制作,每1.5-2m一組,每組3個,圓周上相距120°,每組之間呈梅花形布置。
1.2.2.5堅持按配合比投料,坍落度損失大于5cm/h時,要調整配比。
1.2.2.6砼拌合料質量控制,每盤砼的拌和時間不得少于90秒,開始攪拌時必須做一次坍落度檢測,調整好流動性,且具有較好的粘聚性,灌注時作坍落度損失的觀察,以指導砼配合比的調整,拌好的砼應立即使用,有離析現象嚴禁灌入樁孔。
1.2.2.7砼澆灌質量控制:混凝土導管離孔底距離不大于0.5m;砼坍落度不宜過大,以5-8cm為宜,每50cm為一層及時振搗,砼灌注要保持連續。
1.3樁身質量檢驗:
1.3.1砼試塊強度質量檢驗,樁身動檢,必須合格。
1.4監理控制:
1.4.1監理按要求作重要項目的平行試驗。
1.4.2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必須實行旁站,全員、全過程控制,嚴格把關。
1.4.3要及時跟蹤檢驗,及時評定質量結果。
2.砼工程質量控制點
2.1模板工程
2.1.1重要及復雜部位應有模板及支撐設計,保證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
2.1.2檢查模板上脫模劑涂刷情況,是否清潔、濕潤等。
2.1.3檢查模板安裝情況,復核幾何尺寸、平面位置及標高,檢查模板上的予埋件和予留孔位置是否準確。
2.1.4施工中嚴禁腳手架搭在模板上。
2.2鋼筋工程
2.2.1鋼筋材料質量(材料監理控制)
2.2.2鋼筋進行必要的除銹及調直,下料成型后做到鋼筋形狀正確,平面上沒有翹曲不平現象。鋼筋彎鉤的彎曲直徑不小于2.5倍d。鋼筋彎曲點處無裂紋。成型后的允許偏差值:彎起鋼筋彎起點位移±20mm,彎起高度±5mm,箍筋邊長±5mm。
2.2.3鋼筋焊接、綁扎
2.2.3.1接頭位置:當鋼筋進行綁扎接頭或焊接接頭時,對彎曲鋼筋不設接頭,如必須設置,其搭接長度末端或焊接頭與彎折處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
2.2.3.2搭接(接頭)區段與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應相互錯開。
2.2.4鋼筋焊縫或綁扎長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2.3砼施工
2.3.1原材料質量控制(材料監理控制)。
2.3.2砼拌制
2.3.2.1為保證砼均勻性攪拌,攪拌機不宜過載,超過容積10%時就產生影響。攪拌第一盤時考慮到壁上砂漿損失,石子的用量應按配合比減半,攪拌好的砼做到基本卸盡,嚴禁邊出料、邊上料的方法。砼攪制過程中嚴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施工中隨時做坍落度試驗,每一工作班至少兩次。
2.3.2.2加料精確控制,嚴格掌握砼配合比,督促承包商在攪拌機旁掛牌公布,要有實際操作數量記錄(備監理抽查)。[page]
2.3.2.3砼攪拌要充分,時間最少1.5分鐘。
2.3.2砼運輸
砼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其均勻性,做到不分層、不離析、不漏漿,運至澆筑地點時應具有規定的坍落度,如發現離析或初凝必須進行二次攪拌,已凝結的砼不得使用。
2.3.3砼澆筑
2.3.3.1澆筑前,模板位置、標高、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檢查合格驗收,并將縫隙、孔洞堵塞嚴密。鋼筋品種、規格、數量、位置、尺寸、予埋件確認準確無誤,并做好隱蔽工程檢查記錄。明確澆筑的標高、厚度、控制線,對模板澆水濕潤,符合要求后方可澆筑。
2.3.3.2砼澆筑時從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米,超過2米時采取串筒、溜槽措施下料,在澆豎向結構前,底部宜先填5~10公分厚與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做好充分振搗防止漏漿。
2.3.3.3施工縫的設置與處理
施工縫的位置應砼澆筑確定,宜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便于施工部位,施工縫所形成的截面與結構所產生的的軸向力相垂直,以發揮砼傳遞壓力好特點。
施工縫的處理:
A: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軟弱的砼層沖洗干凈,不得積水。
B:澆筑前施工縫處先鋪水泥漿或與砼同標號水泥砂漿。
2.3.4督促承包商做好砼施工中檢查工作:
2.3.4.1檢查砼組成材料的質量和用量。
2.3.4.2檢查砼拌制地點、澆筑地點的砼坍落度。
2.3.4.3隨時檢查砼攪拌時間。
2.3.5督促承包商做好砼養護工作。
2.3.6砼質量通病與防治:
2.3.6.1工藝方面
2.3.6.1.1和易性不好,注意砼配合比,控制砼坍落度,完善原材料計量制度及掌握砼攪拌時間。
2.3.6.1.2外加劑使用不當,合理選用外加劑品種與特性,不同品種外加劑不能混用。
2.3.6.2表面缺陷
2.3.6.2.1麻面:模板必須清潔、拼縫嚴密,脫模劑涂刷均勻,砼澆筑振搗密實,出現麻面部位用清水洗凈,充分濕潤后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抹平。
2.3.6.2.2露筋:鋼筋綁扎定位時,固定好墊塊,選用的粗骨料要滿足結構斷面和鋼筋凈距的要求,砼澆筑時不得踩踏鋼筋,拆模時間要根據試塊試驗結果正確掌握。
2.3.6.2.3蜂窩:砼攪拌嚴格控制配合比,攪拌均勻不得出現生料,砼振搗時振動棒移動間距不應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正確掌握振搗時間。
2.3.6.3外部尺寸偏差
2.3.6.3.1砼板面不平整,澆筑砼板時應采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板的澆筑厚度,用模板四周彈墨線或做模板控制。
2.3.6.3.2位移:模板支撐牢靠,放樣要準確,施工中要不斷校核糾正,振搗時振搗棒不準碰撞鋼筋、模板及予埋件。
2.3.6.3.3構件歪斜: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須安裝在堅實的地基上,并應有足夠的支承面,保證結構不下沉。
2.3.6.4內部缺陷:砼強度偏低,勻質性差,要求確保砼原材料質量,嚴格砼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砼攪拌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合理攪拌。
2.3.6.5砼裂縫
2.3.6.5.1塑性收縮裂縫:配制砼時,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減小空隙率和砂率,認真養護和保持表面濕潤。
2.3.6.5.2沉降收縮裂縫:加強砼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不使水灰比、砂率、坍落度過大。
2.3.6.5.3干燥收縮裂縫:砼、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過大,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縮量,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過量粉砂,振搗密實,并注意對板面的抹壓,以提高砼抗拉強度,減小收縮量。
2.3.6.5.4濕度裂縫:采用級配良好的骨料,含泥量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在砼中摻加減水劑,降低水灰比,嚴格施工分層澆筑振搗密實,以提高砼抗拉強度。加強砼的養護和保溫。
2.3.6.5.5沉陷裂縫:對軟基礎進行加固,支撐模板應牢固,保證整個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并使地基受力均勻。[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