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死未履行和解協議

導讀:
交通事故的發生有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致命的代價,也可能會給幾個家庭帶來損失。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死亡,是十分嚴重的后果。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四條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機關不再調解,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那么交通事故致死未履行和解協議。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的發生有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致命的代價,也可能會給幾個家庭帶來損失。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死亡,是十分嚴重的后果。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四條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機關不再調解,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關于交通事故致死未履行和解協議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的發生有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致命的代價,也可能會給幾個家庭帶來損失。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死亡,是十分嚴重的后果。那么,交通事故致死未履行和解協議是怎么樣的呢?我相信你一定會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今天的小編就帶你詳細了解有關于此的問題。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另需說明的是,如肇事車輛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其保險公司不是該調解書的當事人,可以不受調解書的約束,可不按調解書約定的款項進行理賠,但應該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保險條款及具體案情對車主進行理賠。
如果無法通過公安機關調解來解決交通事故賠償糾紛的,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告知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四條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機關不再調解,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此外,分為以下兩種情況處理:
1、對于交通事故,如果涉及到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是一年,沒調解的自醫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第二天計算,醫療終結或者定殘之后雙方參加調解的,自調解終結之日起第二天計算。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修改稿)》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計算。”
2、如果沒有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是三年,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促進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提高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使侵權行為當事人及時受到民事制裁,使蒙受損害的當事人能及時得到損害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義務人、權利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損害賠償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十日內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調解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予調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期限為十日。
1、調解期限的開始日期。造成財產損失的,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造成人員受傷的,從治療終結之日起開始;因傷致殘的,從定殘之日起開始;如果受傷人員自愿放棄傷殘評定的,從收到受傷人員書面證明之日起開始;對造成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造成人員死亡的,從規定的辦理喪葬事宜時間結束之日起開始。從被通知人接到通知的下一日開始計算。規定期限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下一日為期限的最后一日,期限最后一日的截止時間,以停止業務活動的下班時間為截止時間。
2、對具備調解開始時間的交通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當事人約定調解的時間、地點,并于調解時間三日前通知當事人。當事人請求變更調解時間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并另行約定調解時間。
3、當事人申請超過法定時限或者對檢驗、鑒定結論、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制作“交通事故處理(不調解)通知書”,說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予調解的理由和依據,送達當事人并告知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調解或者調解過程中放棄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終結調解。
在此提醒每個機動車駕駛人要安全駕駛,遵循道路安全法規。以上就是小編的資料整理。希望大家通過閱讀以后可以更加清楚了解交通事故致死未履行和解協議是怎么樣的這個問題。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