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工程易出現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

導讀:
建筑地面工程易出現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
建筑地面工程易出現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水泥地面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和預防措施。地面裂紋、空鼓、起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項質量“通病”。形成地面裂紋的原因很多,一是預制樓板質量差;二是安裝樓板時水泥坐漿強度達不到要求而且鋪灰不平,樓板不穩;三是局部墻體下沉而造成;四是樓面上面無混凝土墊層而致;五是樓板與樓板之間的縫隙小于40mm,不符合要求;六是板縫澆灌不符合要求;七是成品保護不利而又出現新的裂縫。
針對以上質量問題,通過到工地現場實地察看施工工藝及操作程序,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應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首先應對基層樓板面進行清理,把樓板縫中的建筑垃圾及雜物清理干凈后,用水沖洗干凈,先用1:2.5的水泥砂漿坐漿,再放置鋼筋,用與樓板同標號的細石混凝土灌縫,板底吊木托板,保證板縫大于40mm,用振搗器振實后且離上平面略低10mm;灌縫后應及時養護,防止震動,堆放過重的荷載。
在樓板上澆筑40mm的細石混凝土墊層可有效防止地面裂紋及空鼓。首先清理樓板地面基層,再刷一道素水泥漿,用不低于C20的細石混凝土澆筑,下設縱橫間距為200mm的鋼板網固定,以增強地面墊層的整體性,這樣用平板振動器振實抹平,之后再進行面層的施工。也是先用素水泥漿刷在細石混凝土墊層上,再用1:2.5的水泥砂漿抹壓,在縱橫間距4~6m處設置一道伸縮縫界格條,這樣可有效防止因溫度收縮而產生地面變形,進而出現裂紋、空鼓等問題。
2室內板塊地面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和預防措施。室內采用板塊地面是難以保證質量和創優的。一是原材料質量差,特別是平面不平,尺寸大小不一,很難控制縫隙和高低差,按規定要求,板塊樓地面面層允許偏差,如普通水磨石板和水泥花磚允許偏差為3mm,高級水磨石板和陶瓷錦磚只允許2mm;大理石板只允許1mm。但是不少廠家制作的成品不過關,不是這個角高就是那個角高,總之面層不在同一平面上。由于成品問題也導致了縫格不順直;因此選用良好的標準的板材是關鍵,塊材的空鼓也是常見的“病”。 原因是基層雜物沒清理干凈,塊材沒有提前濕潤,另一個原因是鋪時用的砂漿水分過大,在鋪貼塊材時,首先用水澆潤板塊約2小時,并在干硬性砂漿上鋪平,用橡皮錘捶打密實、平整,接縫要寬窄一致,這樣不至于產生空鼓。板材粘貼完工后,待充分凝固后方可上人。以免造成板塊活動甚至空鼓、損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