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遭遇工資拖欠應該如何維權

導讀:
農民工遭遇工資拖欠應該如何維權
農民工遭遇工資拖欠應該如何維權?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的勞務承包人一般被稱為班組工長或“包工頭”,其訂立合同后組織農民工進行勞務施工。如轉包人拖欠班組工長勞務費,則可能導致其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的生存權無法得到保障。
案例:農民工工資被拖欠
2021年2月初,周某等人要求某酒店負責人償還拖欠的農民工工資,稱其所在工程隊從2020年9月份起為該酒店施工,于2020年12月底完工,但施工隊未拿到工程款,拖欠金額40余萬元。酒店負責人則稱已經把錢給了勞務公司。最終,在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部門的介入下,該酒店結清所欠工程款。
法律支持: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項賬戶
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專項用于農民工工資支付的銀行賬戶,建設單位從源頭上將人工費用從工程款剝離出來,從而在根本上杜絕農民工工資沒錢可發或者工錢與工程款相混淆的問題。《條例》還規定,確保人工費優先撥付到位,明確總包代發模式,即由分包企業委托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農民工的工資,施工總承包單位通過專用賬戶直接將工資發到農民工本人的銀行賬戶,確保工資發到本人手里,以解決工程建設領域工資支付經過總包單位、分包單位等多個環節,從而避免出現被截留、克扣等問題。
農民工遭遇工資拖欠維權方法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出臺是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為農民工維權提供法律保障的有力“武器”。在遇到工資拖欠的時候,可以采取直接撥打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公益服務電話12333、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直接尋求當地政府幫助等方式,及時有效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要注重證據的收集,如能證明存在勞動關系、證明在單位上班等情況的證據,主要有勞動合同、工作證、上崗證、考勤記錄、工友的證明、單位支付工資的工資單或銀行交易記錄、與老板的電話錄音等。
國家保障:關于遷移欠薪線索反映渠道的通知
2020年12月14日,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開通了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該平臺承接原“根治欠薪進行時”專欄提供的服務功能。如您需要反映拖欠工資問題,可通過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微信公眾號,在“人社服務”中選擇“根治欠薪”進行反映,或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在線反映欠薪線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