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醫療事故罪對賠償是否有影響

導讀:
民事案件多以經濟賠償為主。綜上所述,醫療事故發生會導致患者傷殘甚至死亡,醫療機構在這個過程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應該承擔對患者及家屬的賠償責任。如果醫療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醫療事故發生,情節特別嚴重的,當事人可能被追究行政乃至刑事責任。
一、構成醫療事故罪對賠償是否有影響
1、醫療事故罪與賠償是有很大影響的,對于賠償產生影響的,還包括受害者的傷殘情況,如果比較嚴重的話,那么賠償的費用就會越多。
2、構成醫療事故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醫療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4、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條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醫療事故民事賠償責任是什么
1、構成醫療事故的絕大多數案例屬于民事案件。民事案件多以經濟賠償為主。
2、我國民法是調整一定范圍內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而醫療事故法正是調整一定范圍的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是調整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衛生機構與其他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
3、作為民事主體的法人(醫療單位)或者公民(病員及家屬),在醫療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的、對等的。醫療單位給病人看病要求收費,這是醫療單位的權利;病從應付款看病,這是病人應盡的義務。如果病人在接受治療中因醫療事故人身健康受到損害和經濟損失,受害人有要求補償的權利;責任人對受害人的損害及經濟損失應給予合理補償,即應體現民法中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平等的原則。
綜上所述,醫療事故發生會導致患者傷殘甚至死亡,醫療機構在這個過程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應該承擔對患者及家屬的賠償責任。如果醫療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醫療事故發生,情節特別嚴重的,當事人可能被追究行政乃至刑事責任。醫療機構面臨停業整頓或者吊銷許可證的局面。




